[发明专利]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66160.7 申请日: 2011-09-08
公开(公告)号: CN102277442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戢福云;王长征;钱桂生;吴国明;李福祥;郑世珍;陈琰;贺武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40B40/06;C40B50/06
代理公司: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代理人: 胡荣珲
地址: 400037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汉族 人群 线粒体 dna 单倍型 检测 引物 阵列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引物阵列,尤其涉及一种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Primer Array)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OXPHOS)产生人体用于工作的ATP和维持体温的热量,处于新陈代谢和生物能量转换的中心地位。线粒体DNA(mtDNA)是细胞内除nDNA外唯一存在的遗传物质。其中,mtDNA编码区所编码的13个多肽是电子传递链的重要组成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线粒体不仅为机体提供能量,其遗传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缺陷又与机体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即线粒体疾病),并且,定义线粒体DNA单倍型的“非致病性”DNA遗传变异与人类的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目前,对绝大多数线粒体遗传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许多线粒体遗传病又具有致残性,病人生活质量差,而社会、家庭不但要支付其生活费、医疗费,还要安排专人料理其生活,给社会、家庭以沉重的经济负担。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微探针阵列等等,它是将半导体工业的微型制造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在玻璃、陶瓷、金属片或尼龙膜、硝酸纤维素膜等基片物质表面上产生二维DNA探针阵列,然后将待测定未知目标DNA与芯片上已知DNA探针“杂交”,以确定未知DNA分子。Real-Time 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荧光物质或含荧光基团的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的过程,以达到对未知样品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目的,与常规PCR技术和芯片技术比较,其快速、精确、定量、无污染及高通量等优点成为国际公认的核酸分子定量的标准方法。目前,检测线粒体DNA单倍型的技术是基于PCR的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rphism)以及测序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来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程序复杂、工作量大、繁琐、费时和设备要求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快速、精确、定量、无污染及高通量等优点,适合临床实验室和科研开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包括固相载体、滴加在该固相载体上的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特异性引物以及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荧光物质,所述滴加在所述固相载体上的Q-PCR特异性引物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寡核苷酸序列。

所述的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还包括滴加在该固相载体上的Q-PCR特异性引物作为阴性对照,其中,阴性对照Q-PCR特异性引物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寡核苷酸序列。由于引物阵列制备时已滴加有Q-PCR特异性引物,因此,用本发明所述引物阵列检测时仅滴加Q-PCR反应液和基因组DNA模版。

所述固相载体为96孔PCR反应板。

所述荧光物质为SYBR Green I。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的制备方法,其有如下步骤:

1)采用亚磷酰胺三酯法合成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Q-PCR特异性引物;

2)将步骤1)中合成的Q-PCR特异性引物按浓度为100-300nM滴加到Q-PCR反应板中,阴性对照点为仅含引物而后续实验时不加任何基因组DNA模板的点样液,制得所述的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

采用汉族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检测引物阵列的检测方法,有步骤:

1)Q-PCR反应混合液量的准备:根据96孔Q-PCR反应板的孔数来确定Q-PCR反应数,一般1个96孔PCR反应板需要准备100次Q-PCR反应的2×Q-PCR混合液(含荧光染料SYBR Green I,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依次类推。

2)将步骤1)制得的Q-PCR反应液滴加到本发明所述引物阵列的待测标本区;

3)DNA样品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为避免外源DNA对待测DNA样品的污染,所有实验要严格遵守DNA操作的要求。在实验操作中,需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1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