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6887.5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9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大维;谢其铭;周仁伟;陈佳琪;陈惠君;杨洪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整体视觉效果的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下,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sensing panel)作为输入装置,其中同时具有触控与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更是成为现今最流行的产品之一。
在现有的触控面板中,其触控电路包括多个X感测串列(X-sensing series)及多个Y感测串列(Y-sensing series),其中Y感测串列及X感测串列相互交错。一般而言,在Y感测串列及X感测串列的交错位置处,会通过金属桥接线使与其相邻的二触控感测垫(touch-sensing pad)彼此电性连接。然而,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容易让使用者观看到像素等为内部结构,影响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显示品质。因此,其视觉品质仍是亟需改良的重要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一遮光图案以及多个像素,其中遮光图案分隔出像素。触控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触控面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串列、多条第二触控串列以及多个介电图案,各介电图案位于相互交错的各第一触控串列以及各第二触控串列之间,其中各介电图案的边长方向不平行于像素的边长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介电图案的边长方向与像素的边长方向彼此不正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介电图案为矩形,且矩形介电图案的四边方向与像素的边长方向的夹角不为0°或9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矩形介电图案的四边方向与像素的边长方向的夹角介于0°至80°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矩形介电图案的四边方向与像素的边长方向的夹角为4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遮光图案与矩形介电图案的对角线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介电图案远离像素的上表面呈一凸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触控串列包括多个第一触控垫以及多条第一连接线,各第一连接线位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垫之间,各第二触控串列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垫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各第二连接线位于两相邻的第二触控垫之间,且各介电图案位于相互交错的各第一连接线以及各第二连接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介电图案为有机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湿润显示面板或是电泳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让彼此交错的触控串列之间的介电图案的边长与像素的边长之间具有特定的夹角。如此一来,可以降低破坏介电图案与遮光图案层之间的干涉效应,有效解决像素的遮光图案被介电图案放大造成内部结构易被目视可见等问题。因此,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显示面板中像素与遮光图案以及触控面板中触控串列与介电图案的配置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图1C为图1B沿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例。
图2B与图2C分别作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比较例。
图3A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中作为比较例的介电图案的配置关系局部放大图,而图3B为依据图3A的配置关系所获得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目视照片图及其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中作为实施例的介电图案的配置关系局部放大图,而图4B为依据图4A的配置关系所获得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目视照片图及其示意图。
附图标记:
200:触控显示面板
210:显示面板
212:遮光图案
214:承载基板
216:彩色滤光片
218:主动元件阵列层
220:触控面板
222:第一触控串列
222A:第一触控垫
222B:第一连接线
224:第二触控串列
224A:第二触控垫
224B:第二连接线
226:介电图案
226a:凸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