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色荧光发光有机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7317.8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华;郑发鲲;吴美凤;刘志发;郭国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07/54 | 分类号: | C07D307/5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色 荧光 发光 有机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黄色荧光发光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E)-2-氰基-3-(2-呋喃基)丙烯酸,分子式为C8H5NO3,空间群为P21/c,单胞参数为a=3.8056(17)b=15.354(7)α=90°,β=91.949(8)°,γ=90°,Z=4,单胞体积V=741.7(6)
2.一种权利要求1的黄色荧光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Knoevenagel反应、脱水二步反应进行制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色荧光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2-呋喃甲醛、氰乙酸和乙酸铵的摩尔比为1~2∶1~2∶0.1~0.01,采用甲苯和吡啶为混合溶剂,反应温度60~12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色荧光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2-呋喃甲醛和氰乙酸的摩尔比为1~2∶1~2,采用甲苯和吡啶为混合溶剂,反应温度60~120℃。
5.一种权利要求1的黄色荧光发光有机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作为荧光发光材料和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3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