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苓硒多糖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8651.5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苓 多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苓硒多糖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别名猪屎苓、野猪粪,属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猪苓(地花)属。猪苓菌核生于地下,常寄生于枫、槭、桦、柳等阔叶树根上,呈不规则块状,半木质化,个体大小不等,表面凸凹不平,皱缩呈疣状物,外被一层黑褐色表皮,有油漆光泽,切面为白色或淡黄色。我国猪苓主要分布在河北、陕西、四川、湖北、云南等地。猪苓菌核含麦角甾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及X-羟基二十四碳酸等成分;猪苓菌核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而现代医学证明,猪苓具有消炎、利尿、渗湿、通淋、退肿、降压、轻身耐老、抗癌、抗辐射等功效,临床上可治尿路结石、黄疸、急性肾炎、暑热水泻、全身水肿、心源性水肿、腹泻、尿急、尿频、尿道痛、肝硬化、腹水、乙型肝炎等疾病;而其主要成分猪苓多糖对肺癌、肝癌、膀胱癌、食道癌、宫颈癌及白血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由于猪苓具有显著药用性能,而野生猪苓被大量采挖,资源越来越少,国家已将猪苓列为濒临枯竭的保护物种。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学者成功地从猪苓菌核中分离出猪苓纯菌种,开始了猪苓实验室液体培养研究,从而使利用猪苓菌丝体发酵液制备猪苓多糖来替代利用生药制备猪苓多糖的可能性,利用猪苓菌丝体发酵液制备猪苓多糖的研究尚未成熟,目前对猪苓多糖的基础性研究中,以固体培养基优化培养猪苓菌丝和从菌丝中进行多糖的提取研究。
多糖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外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对生命体免疫损伤或免疫缺损症和抗氧化等多方面功能和生物活性,如抗感染、免疫促进、肿瘤防治、艾滋病治疗与防治等,生物学上称其为“生物应答效应物”(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或活性多糖,而影响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结构因素较多,它包括多糖的主链性质、支链性质和多糖分子的高级结构,其中多糖主链的糖单元组成、糖苷键类型均直接决定多糖的活性,多糖支链的类型、聚合度、支链在多糖链上的分布及其取代度决定了多糖的活性大小,多糖分子的高级结构如链的柔韧性和空间构象也与多糖的活性紧密相关。为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多糖的分子修饰和结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关多糖的分子修饰研究方兴未艾,如硫酸化、羧甲基化、硒化、甲基化、氧化、部分水解、磷酸酯化、双基团衍生化等;其特点主要利用多糖残基上的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运用化学方法或生物转化法进行修饰,来提高多糖的活性,如孟运莲就对经硫酸酯化的茯苓多糖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现今硒化多糖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微量元素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体消化过程中能量转换和组织构成的重要因素。硒元素是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在生命体中能构成若干氧化酶的活性中心,可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对相关疾病的抵抗能力,如人体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不育症、机体免疫力低下和衰老等40余种疾病均与缺硒有关;同时,硒化物能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解毒、排毒、抗污染作用。大量研究证明,硒参与多种酶的组成与代谢过程,具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主要有两种形式:(1)无机硒,包括单质硒、硒的金属化合物、亚硒酸盐(亚硒酸钠、亚硒酸钙、亚硒酸锌等)、硒酸盐(硒酸钠等)、硒化物(硒化氢、硒化锌、硒化钠等)、硫化硒、二氧化硒、二硫化硒等;(2)有机硒,主要以含硒蛋白质和硒多糖形式存在。含硒蛋白质是指硒蛋白(Seienoprotein)和含硒蛋白(Selenium-containing protein)。硒蛋白是指那些在基因密码UGA编码下,硒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特异进入蛋白质的那些蛋白,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硒蛋白P等等。含硒蛋白质是指含硒代半胱氨酸的蛋白、含硒代蛋氨酸的蛋白,键合硒蛋白等等,其中含硒代半胱氨酸的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最主要的含硒蛋白质。在人类膳食中,硒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的硒蛋氨酸和动物性食物中的硒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和微量的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无机硒具有蓄积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使用时剂量难以控制,而有机硒的毒性低、副作用小,不但能够更好地发挥硒的作用,而且在激发免疫反应上比无机硒显著。目前发现硒化合物对大肠癌、消化道肿瘤、呼吸道肿瘤、皮肤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都有抑制作用。硒化合物对癌细胞具有极强的“靶向杀伤”特征,可以说,硒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机床主轴锥孔修复磨床
- 下一篇:盐田活茬机专用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