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拉强度≥800MPa级耐硫酸露点腐蚀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8721.7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荣;李化龙;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拉强度 800 mpa 硫酸 露点 腐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高抗拉强度耐腐蚀钢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拉强度≥800MPa级耐硫酸露点腐蚀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普遍应用在冶金、电力、石化等工业领域以煤或重油为主要燃料的烟气处理系统,如锅炉低温部位的空气预热器、省煤器、烟道、烟囱、铁道车辆、石油井架、采油平台以及化工石油设备中的脱硫装置等。
目前国外正在使用或公开的耐硫酸露点腐蚀钢中,主要以Cu-Cr-Sb(Sn)系成分配方,如美国和日本在锅炉预热器中使用的主要牌号有COR-TEN、NAC-1、NAC-2B、NAC-2C、CRIA等。
国内对于该钢种的研制和开发起步较晚,成分体系及使用标准一般借鉴日本的钢种,典型的有宝钢的B485NL、江阴特钢的ND(09CuCrSb)钢等,但这些钢种强度偏低,抗拉强度一般小于550MPa,易导致烟囱、采油平台、化工设备等承载件的断裂破坏。
在现有技术中,Sb元素一直是提高耐硫酸露点腐蚀钢耐腐蚀性能的关键元素。公开号为CN 1455822A、CN 1490427A、CN 1123845A和CN 101705441A的发明专利均是在Cu-Cr-Sb体系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方案,但这些钢种的抗拉强度都在550MPa以下,强度偏低,此外,由于Sb元素熔点较低,是一种容易引起热脆的元素,如热轧工艺控制不当,更容易产生表面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耐硫酸露点腐蚀钢及其制备方法,该钢种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A)≥22%,且在20wt%硫酸20℃不更换溶液24小时条件下耐腐蚀性能是Q235B钢的50倍以上,接近并略超常规含Sb钢的耐腐蚀性,并具有优良的冷弯成型性能,同时,该钢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拉强度≥800MPa级耐硫酸露点腐蚀钢,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按重量百分计算的如下组分:C 0.05-0.2、Si 0.10-0.50、Mn 0.20-1.00、Cu 0.20-0.60、Cr 0.30-0.50、Ni 0.10-0.30、Ti 0.08-0.15,以及余量的Fe和杂质。
如上所述抗拉强度≥800Mpa级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是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制备的,该工艺为:将具有与上述抗拉强度≥800Mpa级耐硫酸露点腐蚀钢相同组分的板坯于1150-1250℃加热保温120-180min后轧成板卷,其中终轧温度为800-900℃,而后经层流冷却冷至660-750℃卷取,冷却速度20-40℃/s。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原理性说明。
本发明各合金元素的作用与机理如下:
C元素:C是钢中不可缺少的提高强度的元素之一,但由于C会使钢的耐腐蚀性能劣化,因此,综合考虑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设定C含量范围为0.05%-0.20%(以下若无特别说明,均为重量百分比)。
Si元素:Si元素是以固溶强化形式提高强度的,同时也是钢中的脱氧元素,但含量不可过高,以免降低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因此本发明Si含量设定为0.10%-0.50%。
Mn元素:在钢中添加适量Mn,不仅可以通过Mn的固溶强化提高钢的强度,而且可降低钢的相变温度,细化晶粒,提高钢的综合性能,本发明Mn含量设定为0.20%-1.00%。
P及S元素:P在钢中容易造成偏析,恶化焊接性能,显著降低钢的冲击韧性,提高脆性转变温度;S易与Mn结合生产MnS夹杂,影响钢的成型性能。因此,本发明应尽量较少P和S元素。
Cu、Cr和Ni元素:Cu元素是提高耐腐蚀性的基本元素,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钢产生阳极钝化,从而降低钢的腐蚀速度。Cu在锈层中富集能极大地改善锈层的保护性。适当的S与Cu作用可形成Cu2S保护膜,起到缓解腐蚀作用;Cr和Ni只有与Cu配合才能有明显效果,因为Cr和Ni的电极电位较低,具有钝化倾向,从而提高耐蚀性能,Cr和Ni配合使用,效果更明显。另外,Ni元素可以降低Cu元素在热轧过程带来的热脆影响。因此本发明Cu含量定为0.20%-0.60%,Cr含量定为0.30%-0.50%,Ni含量定为0.10-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