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风能电缆材料的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9018.8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2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慧珍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风能 电缆 材料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具体涉及一种铜合金风能电缆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电缆主要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电力输出及控制、通信等配套,必须适用于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能满足下述要求:(1)具有良好的耐低温和耐磨性,以及耐疲劳性、耐气候老化性、耐微生物性,对油品、化学品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2)抗扭转弯曲性能优异;(3)电缆适用环境温度范围宽,要求能达到-40℃-+50℃;此外对电缆弯曲半径也有严格要求。普通电缆是达不到上述要求。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风能电缆”(中国,公告号CN201298384Y,公告日2009年8月26日),设导体、绝缘层和电缆护套,所述的导体为复合导体结构,即导体的内芯为退火铜线制成的束丝结构,外层是编织导体层,其结构为一层或数层套状镀锡铜丝编织层。其复合导体结构能够提高电缆的曲绕性能,满足风力发电设备长时间连续转动的要求;采用特殊的材料配方,使电缆的绝缘和电缆护套能够适应发电设备-40℃~+70℃的恶劣环境下运行要求,具有抗震、抗辐射、抗老化、抗高低温和耐油等性能,能满足风能发电的需要。
铜是人类发现和使用最早的金属之一。铜器的出现,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石器时代的结束和青铜时代的开始。我国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就大量生产,使用青铜。作为电线电缆导电线芯铜是最好的导电材料。
铜合金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
作为合金,尤其用于电缆,其由于掺杂元素,需要经过热处理进一步提高其导电性和机械性能,而现有技术的热处理方法单一,且合金不同,其热处理方法也不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应面更广的风能电缆,该电缆具有较强的柔性、弹性、可恢复性、抗拉性、耐低温性,完全符合挠性可扭转风能电缆的性能要求。
本发明所制备铜合金风能电缆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材料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为:
稀土 0.2-0.7%
Mn 0.3-0.5%
Zr 0.1-0.15%
Ni 0.3-0.7%
余量是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处理工艺为铜合金电缆连续通过氮气保护气氛的热处理炉,通过速度为0.1-1.0m/s,热处理炉的温度为328℃-563℃,时间为1-2h;
经热处理结束的铝合金外包裹耐蚀的聚氯乙烯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研制了一种新的铜合金电缆用材,Mn的加入,在本发明的热处理过程后,更好的与各晶格融合,造成能阻降低,提高电导性及机械性能;稀土的加入能够均质化晶体,提高电缆的柔性、弹性、可恢复性、抗拉性、耐低温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稀土 0.2%
Mn 0.3%
Zr 0.1%
Ni 0.3%
余量是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处理工艺为铜合金电缆连续通过氮气保护气氛的热处理炉,通过速度为0.1m/s,热处理炉的温度为328℃℃,时间为2h。
实施例二
稀土 0.3%
Mn 0.35%
Zr 0.1%
Ni 0.5%
Al 0.2%
Fe 0.15%
余量是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处理工艺为铜合金电缆连续通过氮气保护气氛的热处理炉,通过速度为1.0m/s,热处理炉的温度为563℃,时间为1h。
实施例三
La 0.2%
Y 0.15%
Mn 0.4%
Zr 0.15%
Ni 0.3%
余量是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处理工艺为铜合金电缆连续通过氮气保护气氛的热处理炉,通过速度为0.5m/s,热处理炉的温度为475℃,时间为1.5h。
对本发明的电缆,经检测抗拉强度为800Mpa,平均导电率为70IACS,单向扭转50次,双向扭转20次。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组成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组成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组成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未经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下一篇:视力偏差检测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