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用通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9520.9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双;陈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2 | 分类号: | H01B11/02;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管道用通信电缆通常被人们称之为特种电缆,而之所以被称为特种电缆,是因为由于地下勘探作业环境特殊,因而对于该种电缆的技术要求极为严苛,具体表现为并不限于的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通信电缆需要穿过通常为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长度不等的90°的管道,并且管道直径略大于通信电缆的直径,因而要求通信电缆具有优异的强度及回弹性;其二,需确保理想的耐高低温性能;其三,由于通信电缆在较深的地下环境使用,而地下环境较为潮湿,因此要求其具有极低的吸水率,以避免水分子侵袭内部的数据线对,造成对通信效果产生影响;其四,要求自重量轻且硬度高,但不失可弯曲效果,等等。目前,不论是电线电缆的设计部门还是生产厂商,均在尽可能使管道用通信电缆至少满足该四个要求而努力。
本申请人作了文献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345252Y推荐有“双绝缘通风管道用通信电缆”,该专利方案是对构成各个网络线的线对的芯线导体外依次被覆PE绝缘层和氟塑料绝缘层,而后由护套蔽护。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3页第2-4行所述的长处,即可以较为理想地体现阻燃绝缘性能。
发明公布号CN10207743A提供有“具有织物衬套的通信电缆”,该专利通过在电缆外设置织物衬套而避免相邻电缆之间的摩擦,以便容易安装,因而未对前述的人们致力于解决的四个技术问题给出相应的技术启示。及,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789285A介绍有“用于地铁的屏蔽通信号电缆”,该专利申请方案对于管道通信用电缆不具有技术上的可借鉴意义,也就是说无法从中获得为弥补上述四个技术问题的启示。还,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522888U披露有“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其结构是:在缆芯外依次包覆绝缘内护套、铝塑粘结层、钢丝铠装层和外护套,其中:外护套为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缆芯包括若干对双绞线,在双绞线外包覆聚酯包带、铜丝编织屏蔽层和外聚酯包带。该专利方案提供的通信电缆自重较重,整体僵硬,难于弯曲,给安装即敷设和使用造成不便,尤其无法适应大角度的管道安装。
由于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内容均存在无法全面地解决前述的业界致力于解决的四个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人作了长期而有益的尝试,并且在保密状态下经所做的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前提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强度及回弹性而藉以适应大角度安装敷设、具有理想的耐高低温性能而藉以体现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具有拔萃的得以阻止水汽侵袭数据线对而藉以体现极低的吸水率以保障在长期潮湿环境下使用和具有自重轻、硬度高但不失柔软弯折效果而藉以保障安装及使用的方便性的管道用通信电缆。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包括缆芯、位于缆芯外的第一绕包层和位于绕包层外的护套层,缆芯包括复数个数据线对,每个数据线对由一对导体和包覆在各导体外的被覆层构成,特征在于:所述的缆芯还包括第二、第三绕包层、中心加强件和地线,第二绕包层绕包在所述的数据线对外,而第三绕包层绕包在第二绕包层外,地线的数量与数据线对的数量相等,并且分别伴随于每个数据线对,中心加强件位于缆芯的中心,中心加强件由玻璃纤维丝集束构成并且由聚酯绕包带包覆,所述的复数个数据线对围绕中心加强件并且与中心加强件绞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绕包层为聚酯绕包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护套层为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体由单丝直径为0.10-0.50㎜的镀锡绞合铜丝构成;所述的被覆层为氟塑料被覆层。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地线由单丝直径为0.10-0.20㎜的镀锡绞合铜丝构成。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线对是彼此绞合的,并且数据线对的数量为4-6对。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绕包层为铝箔。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铝箔的厚度为0.035-0.045㎜。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绕包层为聚酯绕包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