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间带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0333.2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杰;王新明;鲍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鹏;逯长明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间带 风力 发电 机组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潮间带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潮间带风力发电技术是在涨潮和落潮交替出现的潮间带建设风 力发电场,将风力发电机组(以下也简称为风机)安装在风力发电场 的风机基础上,通过风机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风机一般包括风 机塔筒、机舱和风轮,风机塔筒的底端设有用于与风机基础连接的法 兰,机舱安装在风机塔筒的顶端,机舱内安装有发电机和齿轮箱,齿 轮箱的主轴伸出于机舱的外部,风轮安装在主轴上。风轮在风力作用 下旋转,带动机舱内的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实现由风能到电能的转 换。
但是,沿海潮间带区域风电场在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露出光 地,既不能用海上起重船施工,也不能使用陆上起重机施工,风电施 工困难。
目前,在潮间带安装风机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可选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围堰造陆,即修建临时性围护结构防止水流或波浪 的影响,采用普通陆上设备进行风机部件的运输与安装。但这种方案 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度大。
第二种方案是依靠平底船施工,即通过平底船搭载风机部件,起 重机等设备乘潮航行,落潮坐底施工的方案,但施工受潮汐影响大, 效率低,施工周期仍然很长。
有鉴于此,研发一种潮间带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 法在不用围堰造陆的前提下,在涨潮和落潮时均能实施,因而施工效 率高,施工成本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潮间带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 方法,该安装方法的设计在不用围堰造陆的前提下,在涨潮和落潮时 均能实施,因而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潮间带风力发电机组的安 装方法,用于在潮间带进行风机的安装,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可水陆两栖行驶的多履带运输车将第一桶形基础、第二 桶形基础及沉贯系统运输到风机基础所在位置,然后通过可水陆两栖 行驶的多履带辅吊将所述第一桶形基础和所述第二桶形基础吊装到 位,并通过所述沉贯系统将二者沉贯入潮间带的土壤中;
S2:可水陆两栖行驶的多履带主吊的主吊整车行驶至风机基础所 在位置,并通过多履带运输车将所述主吊的支腿部件、臂架部件及其 他附件运输到位,然后通过所述辅吊将所述支腿部件、臂架部件及其 他附件安装于所述主吊整车上,完成所述主吊的组装;
S3:通过所述多履带运输车将风机的塔筒部件、机舱、轮毂及叶 片运输到位,并通过所述主吊与所述辅吊的配合,完成风机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步骤S 1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多履带运输车将第一桶形基础、第二桶形基础及沉贯 系统运输到风机基础所在位置;
S12:通过所述辅吊将第二桶形基础吊装到位,并通过沉贯系统 将其沉贯入土壤中,然后所述辅吊以其支腿部件支撑于所述第二桶形 基础上;
S13:所述辅吊吊装第一桶形基础到位,并通过沉贯系统将其沉 贯入土壤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通过多履带运输车将所述主吊的支腿部件运输到位,然后 通过所述辅吊起吊所述支腿部件,将该支腿部件安装于所述主吊整车 的回转架上;
S22:所述主吊整车以其支腿部件支撑于所述第一桶形基础上;
S23:通过所述辅吊将所述主吊的臂架部件安装于所述主吊整车 上;
S24:通过所述辅吊将所述主吊的配重等其他附件安装于所述主 吊整车上,完成所述主吊的组装。
优选地,所述步骤S23包括如下步骤:
S231:通过所述辅吊将多履带运输车运来的辅助平台吊装到位, 通过所述辅吊起吊所述臂架部件的最下方的第一节臂架,使其连接于 所述主吊整车上的臂架安装位置,然后使其支撑于所述辅助平台上;
S233:通过所述辅吊吊装另一辅助平台到位,通过所述辅吊起吊 所述臂架部件的最下方的第二节臂架,使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节臂架上, 然后使其支撑于该另一辅助平台上;
S234:通过步骤S233中的方法依次完成所述臂架部件的其他各 节臂架的组装。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0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