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行器的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0690.9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灵 |
主分类号: | B64C11/10 | 分类号: | B64C11/10;B64D35/06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刘曾剑 |
地址: | 中国澳门东北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澳门;8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行器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飞行器,特别是垂直起落的飞行器如直升机,是利用轴流风扇即旋翼产生的升力和推力来使其上升和前飞,但轴流风扇存在功率因素低,只达到其有效功率的40%左右,功率载荷低,飞行性能差,旋翼直径过大,如旋翼转速太高,则会在翼尖处产生真空,空气分离使其效率急剧下降,用作直升机的旋翼,为了防止其前飞时倾翻,需要一套复杂的控制旋翼运动的机构,因此使其结构变得复杂,造价高,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功率载荷大、效率高、操作方便灵活的用于飞行器的动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包括基座、驱动源和由所述驱动源驱动旋转的旋桨,所述旋桨包含旋桨轴和桨叶组件,所述旋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源,所述桨叶组件设有垂直于所述旋桨轴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桨叶轴,所述基座上设有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上形成有预定形状的导引部,所述桨叶组件上设有可与所述导引部接触以带动所述桨叶组件绕其桨叶轴转动的传导件以及用于限制所述桨叶组件绕其桨叶轴转动角度的转角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旋桨轴与桨叶组件之间通过一桨毂进行连接,所述桨叶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桨毂上,所述桨叶组件包含至少两个叶片,在所述桨毂上对应于每个叶片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转角限位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叶组件还包括第一叶片、第一传导件、第二叶片和第二传导件,所述第一叶片固接于所述第一传导件,所述第二叶片固接于所述第二传导件,所述第一传导件和第二传导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桨叶轴露出在所述桨毂外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叶片相对于所述第二叶片形成错位垂直状态,当所述第一叶片处于具有最大迎风面积的状态时,所述第二叶片处于具有最小迎风面积的状态。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叶组件具有呈“十”字形分布的四组桨叶组件,每组桨叶组件包含一个叶片、一个传导件和一根桨叶轴,每组桨叶组件的桨叶轴相互独立;在每组桨叶组件当中,所述叶片固接于所述传导件,所述传导件固接于所述桨叶轴;在所述四组桨叶组件中,第一叶片相对于第二叶片形成错位垂直状态,第三叶片相对于第四叶片形成错位垂直状态,当所述第一叶片和第四叶片处于具有最大迎风面积的状态时,所述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处于具有最小迎风面积的状态。
优选地,每个叶片由若干块小叶片构成。
优选地,所述旋桨有两组,它们同轴线设置并且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动力装置还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喷气口的蜗壳,所述旋桨设置在该蜗壳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源为电机,该电机与所述旋桨轴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
本发明解决了飞行器垂直起落需要大量的连续稳定并具有一定动态压能的空气工质的难题,其构造简单、功率载荷大、效率高、操作方便灵活。应用本发明动力装置的飞行器能在很小的空间活动,并且较小受外界气候的影响,飞行安全可靠。本发明的动力装置可以收藏于飞行器的机腹内,让低风阻的飞行器高速飞行;或者像涡扇喷气发动机一样,在涡喷发动机基础上加装本发明的动力装置,通过控制旋桨叶片的角度得到升力或推力,使飞行器的性能得到更卓越的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动力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动力装置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动力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动力装置的前视图。
图5至图9示出了图1所示动力装置的旋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半周的变化过程。
图10是本发明动力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动力装置的零件分解图。
图12是图10所示动力装置的旋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状态图。
图13是图12所示动力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动力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动力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动力装置的零件分解图。
图17是图14所示动力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和图19示出了图17所示动力装置的旋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的变化过程。
图20是本发明动力装置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灵,未经陈志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0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