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磁辐射检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0719.3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殷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丽芳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G01V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磁辐射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磁辐射检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有线、无线的电器设备不断普及,人为制造的电磁辐射可以说无处不在,常见来源有:交流电电源变压器、室内布线、日光灯、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灶、家用电脑、手机、空调、吹风机等等,这些电器设备给我们带来很多恩惠的同时,它们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给我们生活和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主要通过方式
热效应:人体组织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着人体内部器官正常工作。
累积效应: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其伤害程度就会累积,久而久之有就可能危及健康。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人体,即使辐射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引起意想不到的种种疾病。
在多种频率电磁波中,高频段和较强电磁场作用人体的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的精力和体力减退,容易产生白内障、白血病、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科疾病等,甚至会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等病变。根据权威统计数字表明:经常在电脑CRT显示器前工作的人群中,上述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因此,应该说各种电器给我们带来方便同时,电磁辐射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也越来越大。及时检测一下电磁辐射强度,看看是否会危及您和家人健康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现在可以说电磁辐射无处不在,为避免或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为有效的侦测、规避电磁辐射源,本发明使用常见而廉价的元器件,制作了一种易于推广普及的便携式电磁辐射检测器。为了降低装置的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电路只作定性测试,不作电磁辐射的定量分析。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磁辐射检测器,是用来判断电器设备电磁辐射的有无、定性测试并提示电磁辐射强度、测试电磁辐射污染范围的一种装置。本发明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无需外接电源、测试操作方便等特点,可以为用户规避辐射源提供依据,可作为一种携带式检测电磁辐射的工具。
技术特征:便携式电磁辐射检测器,由供电电源DC、电磁感应采样线圈L、初级放大电路、二级阻容放大电路、三级阻容放大电路和指示电路组成,其特征包括:
初级放大电路:由电磁感应采样线圈L、场效应晶体管BG1、电阻R1、电位器RP1和电阻R2组成,电磁感应采样线圈L的两端分别接场效应管BG1的栅极G和电位器RP1的活动臂,电位器RP1的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电位器RP1的另一端接电路地GND,场效应管BG1的漏极D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场效应管BG1的源极S接电路地GND;
二级阻容放大电路:由耦合电容C1、NPN型晶体管BG2、电阻R3、电阻R4组成,NPN型晶体管BG2的基极与耦合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NPN型晶体管BG2的集电极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NPN型晶体管BG2的发射极接电路地GND;
三级阻容放大电路:耦合电容C2、PNP型晶体管BG3、电阻R5、电阻R6、电位器RP2和指示电路组成,PNP型晶体管BG3的基极与耦合电容C2、电位器RP2的活动臂相连,电位器RP2的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电位器RP2的另一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路地GND,PNP型晶体管BG3的发射极接电路正极VCC,PNP型晶体管BG3的集电极接指示电路;
指示电路:由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D1组成,PNP型晶体管BG3的发射极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路地GND。
其他电路组成及元器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供电电源DC的正极接按钮开关AN的一端,按钮开关AN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供电电源DC的负极与电路地GND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丽芳,未经殷丽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0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然动力三栖飞飘
- 下一篇:一种樱桃醋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