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级防静电屏蔽袋用片材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0753.0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双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65D85/86;B32B15/09;B32B15/20;B32B15/085;B32B27/18;B32B27/06;B32B7/1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静电屏蔽 袋用片材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包装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级防静电屏蔽袋用片材,并且还涉及该片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防静电屏蔽袋广泛用于电子半导体行业、纤维光学器件制造行业、电信及无线电通讯、医药业、汽车制造行业等,避免敏感电子元件内部和表面因静电释放和电磁波干扰等而遭到危害。
毫无疑问,防静电屏蔽袋是由防静电片材制作而成的,已有技术中包括在市场流通的防静电屏蔽袋用的片材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由聚酯或尼龙薄膜充任的第一基材层1、由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充任的第二基材层2、由PET基材表面涂布氧化硅或铝的中心层3、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中心层3位于第一、第二基材层1、2之间,第一防静电层4结合在第一基材层1的背对所述中心层3的一侧的表面,而第二防静电层5结合在第二基材层2背对中心层3的一侧的表面。这种片材透光率达到40-70%,抗静电指数为109-1011Ω,能给予被包装的电子器件相应的物理保护和环境保护。
上述图2所示结构的第一、第二防静电层4、5实质上为静电消散层,而上述第一基材层1实质上为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防静电聚酯薄膜或防静电尼龙薄膜。已有技术中,往往采用以下两种技术手段使第一基材层1具有防静电功能,一是在成膜时向聚酯或尼龙料中加入防静电母料,利用分子运动的原理,具有防静电效能的分子会逐渐迁移到薄膜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导电水膜以达到消静电的目的。目前的防静电母料一般都是用甘油脂类、乙氧脂肪胺或烷醇酰胺与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树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炼制成。这种类型的防静电母料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它们的防静电有效时间只有3-6个月,使用温度为小于60摄氏度,湿度为40%-60%,所以严格的受到时间、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并且防静电的效果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即无法达到109-1011Ω的要求。二是在聚酯薄膜或尼龙薄膜的表面涂布防静电液,防静电液为甘油脂类、乙氧脂肪胺或烷醇酰胺的酒精溶液,这种防静电液对操作者的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危害,并且成本高昂,对塑料的热封性能、开口效果都具有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涂布层与作为基体(载体)的聚酯薄膜或尼龙薄膜的表面结合的可靠性效果难保证,并且防静电等级也仅能达到109-1011Ω。
授权公告号CN 201209043Y介绍的半透明防静电防潮包装袋,是由外表面静电消散层、聚酯或尼龙层、氧化硅镀层和铝镀层构成的双层中心层,聚乙烯或聚丙烯层和内表面静电消散层构成的5层复合层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明和防潮效果,透光率40--70%,湿蒸汽透射率(MVTR)为0.02g/100平方英寸。
授权公告号CN 2589355Y公诸的防静电屏蔽复合包装袋,该包装袋的片材为四层结构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内而外依次为:热封层、结合在热封层的一侧表面的薄金属层、结合在薄金属层上的绝缘层和覆盖在绝缘层上的聚酯薄膜层。其中:热封层为含有聚乙烯和未拉伸聚丙烯的薄膜,并且在该薄膜中含有抗静电剂;薄金属层为厚度10μm和表面电阻为103--105Ω的氧化铝薄层;绝缘层为表面电阻≥1012Ω的PE胶粘剂层;聚酯薄膜层的表面电阻为108-109Ω。这种结构的复合薄膜的表面电阻不足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难于适用于对高精度的微电子元件的包装。
更为典型的如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267706A介绍的多层结构的防静电屏蔽片材及加工方法,该专利申请的防静电屏蔽片材是由防静电层与屏蔽层彼此间隔构成,并且在防静电层和屏蔽层之间设置由PP聚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或聚乙烯充任的充填层。防静电层为在普通塑料中添加防静电材料,防静电材料如炭黑、石墨、金属粉末、金属丝、永久性防静电剂IDP(导电聚苯胺)和永久性导电剂ICP等等;屏蔽层为普通塑料中添加炭黑石墨粉、纤维、金属粉末和IDP等等,构成导电塑料薄膜。该专利申请的加工方法由其说明书第5页第三段释明。
上述CN 201209043Y所涉的半透明防静电防潮包装袋,不属于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的电子级防静电屏蔽包装袋范畴,而是具有一定效果的透明防潮塑料袋.主要体现可视和防,防潮静电效果没有描述。上述CN 2589355Y和CN101267706A虽有防静电和屏蔽的效果,但生产条件苛刻、工艺复杂和成本过高并且作业时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双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双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0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冻循环装置、空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接入物联网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