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味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1240.1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勇;王辉;刘勇;常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K13/06;C08K9/10;C08K9/06;C08K3/36;C08K3/22;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味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制备具有香味的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是直接在树脂中添加香精或者是气味剂共混改性。如CN101165090公开了一种半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产品。这种方法制备的的复合型材料的早期具有芳香气味, 但是由于香精同树脂的相容性差,且无载体附着,无缓释作用;所具有的气味无持久性。树脂为高聚物其组成为高分子结构,香精非常不容易加入,但是一旦加入后只是早期存在很浓的香气,香气的持续时间也仅为1-2个月,而且气味的浓度前后。向塑胶类物质中加入香精,理论上困难之处在于:(l)塑胶类的熔解温度都很高,而温度越高,对香精的破坏力越强;(2)塑胶类均为高密度分子结构,容许香精分子进入的空间非常有限;(3)香精的添加量过大时,材料的力学性会下降。相容性及香精在本身易挥发性等是导致目前清香型气味性塑料的香味持久性短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香精与载体树脂的相容性问题,提供一种香精与载体树脂相容性好、香味持久的气味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味母粒,包括载体树脂、空心微珠、包裹在空心微珠内部的香精以及用于活化空心微珠外表面的偶联剂,其中,载体树脂为聚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气味母粒的方法,步骤如下:按比例称取物料;将空心微珠浸没在香精中,并对其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带有香精的空心微珠移至超声波设备中处理;取出空心微珠,静置干燥,将有机硅烷涂抹在其表面;将表面处理过的空心微珠及载体树脂混合,最后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投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空心微珠对香精的束缚和阻热作用,能够保护香精分子,减慢释放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味母粒,包括载体树脂、空心微珠、包裹在空心微珠内部的香精以及用于活化空心微珠外表面的偶联剂,其中,载体树脂为聚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上述载体树脂均是现有的可商购的树脂,其中,聚丙烯树脂可以采用韩国SK高熔脂高抗冲击性聚丙烯树脂BX3900或者中海壳牌多相抗冲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 EP340s ;聚乙烯树脂可以采用中国茂名石化高压聚乙烯树脂LEPD 868-000。
上述香精是具有成品花香,水果香的人工合成香料,常温下是液态。目前实验使用了上海科岛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生产 KA3204 (柠檬香)和XS6108(国际香)等几种。
上述空心微珠材料可以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煅烧而成的复合材料,粒径范围选择10~50微米。本发明中的空心微珠可以由商购获得,比如可以选择德国WSKT空心玻璃微珠 5030、5020等50系列空心微珠。
空心微珠一方面作为阻热载体,保护香精分子;另一方面作为填料,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
上述偶联剂为有机硅烷,所述有机硅烷为氨基硅烷、乙烯基硅烷或者甲基丙烯酰基硅烷的任意一种。上述有机硅烷可以通过商购获得,比如美国联碳A-1120或者日本信越KBM-603或者南京品宁偶联剂公司的A-171乙烯基甲氧硅烷。
偶联剂主要用于活化空心微珠的外表面,提高空心微珠同载体树脂的相容性。
各组分百分重量配比:
上述香精 4%~6%
空心微珠 40%~50%
有机硅烷 4%~6%
载体树脂 40%~50% 。
上述气味母粒还包括0.1%~0.2%的第一抗氧化剂、0.1%~0.2%的第二抗氧化剂以及0.2%~0.4%的受阻胺光稳定剂。
其中,第一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通过商购得到,可以选择德国Ciba SC Irganox 1010 或者 美国 Great Lakes Anox 20;第二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68可以选择德国Ciba SC Irgafox 168,通过抗氧化剂1010和抗氧化剂168的配合使用,达到防氧化的目的。
第一抗氧化剂选用的抗氧化剂1010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第二抗氧化剂选用的抗氧化剂168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