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峡库区坡改梯埂坎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1432.2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韦杰;金慧芳;郑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峡 库区 坡改梯埂坎 建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土保持技术,具体指一种在三峡库区坡耕地上进行坡改梯的埂坎建造方法,本方法相对石坎水平梯地可以降低建造成本,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比全部建成石坎更生态,属于水土保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山地丘陵面积大,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特别是三峡库区,人均耕地面积仅0.81亩,现有耕地资源以坡耕地为主,1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47.6%,是库区粮食与经济作物的重要载体。同时,坡耕地被认为是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和入库泥沙的主要来源。三峡库区坡耕地平均侵蚀模数为7500吨/平方公里.年,年侵蚀量达9450万吨,占库区年侵蚀总量的60.0%,年入库泥沙量达1890万吨,占库区年入库泥沙总量的46.16%。
坡耕地治理是近几十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坡改梯(其主要形式为把坡耕地改造为石坎水平梯地)是目前水土保持工程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山区治理坡耕地和建设基本农田的有效措施。坡改梯工程通过改变坡面长度、分段拦截径流,增加土壤的入渗时间、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有效防止和减少径流对表土的冲刷作用,还可把拦蓄的降水由坡面水转为深层土壤水或地下水,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据调查,水平梯地比坡耕地的土壤流失量减少约97%,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6%,全氮含量提高21.4%。
但三峡库区坡耕地比例大,坡度陡,要将坡耕地全部建设成为石坎水平梯地难度较大。首先,农民接受方面。在低山浅丘区,坡耕地坡度小,坡长长,石坎梯地将坡耕地进行有效整合,保土减沙效益明显,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容易接受。但就中高山区而言,坡耕地坡面大,坡度陡,坡长短,石坎坡改梯给农作生产带来一些不便,通常情况下,石坎高约1~2米,不方便农民耕作和牲畜行走。梯埂占地多(7%~12%),使得耕地资源更加紧张,农民不易接受,个别区县的农民宁可撂荒石坎水平梯地而选择陡坡开荒种植。其次,成本投入方面。据调查,修建水平梯地工程量大(土方量3000~6000 m3/hm2),造价高(3 万~10万元/hm2,不含坡面水系配套投资),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景下难以实现。综上,尽管石坎水平梯地布局标准、造型规整,减沙效益明显,但并不是三峡库区坡改梯的最优形式,如何寻找一种更适合三峡库区、易于为农民接受的坡耕地改造利用方式,是水土保持专家和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坡耕地整改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投入降低、农业耕作方便、水土保持效果较好、农民比较容易接受的三峡库区坡改梯埂坎建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三峡库区坡改梯埂坎建造方法,坡耕地由若干横向划分的耕作单元构成,每一耕作单元外侧修建固土行走的埂坎,所有的埂坎中既有石坎又有土坎,两石坎之间始终间隔有土坎,坡面最底层耕作单元外侧的埂坎为石坎,每一耕作单元保持原来的坡耕地微地貌形态进行耕作。
进一步地,所述石坎壁上沿不同的高度因地制宜地布设排水孔,增强雨季排水能力,避免强降雨径流对石坎产生破坏。在土坎内壁修建用以截流的边沟背沟,防止径流对土坎的冲刷。
所述土坎的布局位置均位于原耕作单元的外沿,不必对原有耕作单元进行重新划分,保持原有的地块微地貌,随着逐年的农事活动,对土地的耕翻,坡度逐渐减缓,减小整改过程中的工程量,能适当节约成本,更易为农民所接受。
考虑到石坎的相对稳定性,石坎纵截面为矩形,可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由于土坎稳定性不如石坎,将土坎纵截面修建为直角梯形以增强土坎的稳定性,土坎可以种植矮杆经济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也方便农民在两相邻地块间上下行走。
所述土坎上种植经济植物篱,植物篱能进一步起到固结土壤的作用。也可以不设土坎,直接在土坎位置种植等高经济植物篱,同样能起到保持土壤的作用,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出。
埂坎建筑材料宜就地就近取材,石坎的建筑材料可以采用石料也可以采用空心砖。
相比现有的“坡改梯”(水平石坎梯地)水土保持和对应的耕作方法,本方法具有以下效果:
1) 根据三峡库区的调查研究,土坎坡改梯侵蚀模数为555吨/平方公里.年,石坎坡改梯侵蚀模数为26吨/平方公里.年,本方法提出的“土坎+石坎”相间布局模式的土壤侵蚀模数小于允许流失量500吨/平方公里.年,能达到水土保持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端口地址可调的温湿度监控终端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复合颜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