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和生产该连接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1606.5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北岛满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2;H01R4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10);
至少一个压配合孔(13),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孔(13)形成在所述壳体(10)中,并且具有垂直于穿透方向的、基本呈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以及
至少一个端子接头(20),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头(20)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中,
其中:
所述端子接头(20)形成有至少一个压配合部(25),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部(25)具有垂直于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的插入方向(ID)的、基本上呈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使得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基本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与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形成面接触;并且
所述压配合部(25)形成有至少一个隆起部(27A;27B),所述至少一个隆起部(27A;27B)在连接所述两个平坦区域(26)的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沿着平行于所述两个平坦区域(26)的方向局部地隆起,并且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两个隆起部(27A、27B)形成为在与所述平坦区域(26)相垂直的投影面上朝着基本相反侧隆起。
3.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隆起部(27A;27B)通过弯曲而形成,从而在所述隆起部(27A;27B)的外表面中,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凸状区域(28A、28B)在平行于所述平坦区域(26)的投影面上基本呈梯形。
4.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压配合部(25)的、沿较长侧的宽度基本上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13)的横向尺寸,且/或该宽度在所述压配合部(25)的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
5.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端子连接部(21)、保持部(22)、应力缓和部(23)和设备连接部(24),所述端子连接部(21)、保持部(22)、应力缓和部(23)和设备连接部(24)相继连续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连接部(21)的宽度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13)的宽度,且/或所述端子连接部(21)在前后方向(FBD)上的尺寸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13)在前后方向(FBD)上的尺寸。
7.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辅助压配合部(31),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与所述压配合部(25)分开设置,并且能够被压配合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10)的所述压配合孔(1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包括横向地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止动部(32),其中,在所述止动部(32)的外侧表面中,至少一个上端部用作引导部(33),所述引导部(33)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的插入方向(ID)倾斜,且/或所述止动部(32)的至少一个下端边缘用作锁定边缘部(34)。
9.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止停件(36),所述止停件(36)阻止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止停件(36)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的宽度,且/或所述止停件(36)的上端边缘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的插入方向(ID)。
11.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基本上具有左右对称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6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组静音箱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摆动翼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