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抽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1936.4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柱;王玉才;张福祥;张凤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柱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岩层中开采石油的采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由两口油井组合通过置于油井下的平衡液压缸将井中抽油杆和抽油泵及液柱的重力转换为液压力,并构成封闭的液压回路互作配重平衡,同时利用动力液压缸带动抽油泵的平衡液压抽油机。
背景技术
机械采油是目前国内外传统的主要采油方式之一。抽油机在油田是量大面广,为了适应各种井况的要求,抽油机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如产品有偏式游梁抽油机、下偏杆铃型游梁复合平衡抽油机、摆杆式抽油机等。
上述抽油机在生产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根据现有抽油机的结构形式和技术性能按实际生产要求,仍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不足。例如,这些抽油机安置在井口处的机械设备机构庞大、占地面积大、抽油负载低、采出量受到一定限制,适应不了生产的要求。为了减小抽油机的工作负荷,均设计有复杂结构的配重装置,调整冲程、冲次等都很麻烦。且整个机械设备全裸露于地表,因此受季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上缺点使现有的抽油设备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压抽油系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置于油井中的平衡液压缸将两油井中的抽油杆和抽油泵及液柱的重力分别转换为液压力并互作配重平衡。同时,由液压泵站的液压动力驱动置于油井中的动力液压缸带动抽油泵采油。从而达到结构简单、节能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至少一部液压抽油机,所述的液压抽油机包括一动力部和动力部下方的一采油部,所述的动力部与地表上的液压泵站相连,其结构要点是:还包括一平衡部,所述的平衡部与动力部和采油部相连,一空心抽油杆贯通所述动力部、平衡部以及采油部。
所述平衡部位于动力部和采油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采油部包括一抽油泵,该抽油泵泵筒中设置有柱塞,所述的柱塞固定在泵筒中空心杆上,柱塞下方的空心杆上设有联通口;所述的空心杆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凡尔和下凡尔相连,该上凡尔与空心抽油杆下部相连;在采油部段的空心抽油杆上设有原油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抽油泵泵筒的下方设置有带有泄油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部包括一动力液压缸,所述的动力液压缸内的空心抽油杆上固定的动力液压缸活塞,将动力液压缸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动力液压缸的上腔和下腔分别同液压泵站相连。
更进一步地,当单井时,所述的平衡部包括一平衡液压缸,所述的平衡液压缸内的空心抽油杆上固定的平衡液压缸活塞,将平衡液压缸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平衡液压缸的上腔与液压泵站相连,所述平衡液压缸的下腔与地表上储能装置相连;所述的储能装置是由重物和液压缸构成,重物与液压抽油机的重量相等,所述储能装置的容积与采油部的抽油泵的容积变化相等。
双井时,所述的平衡液压缸的上腔与相邻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的上腔相连,构成封闭的液压回路;所述的平衡液压缸的下腔与该相邻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的下腔相连。
在所述下凡尔的下方设置有辅助配重;在液压平衡回路中,通过调整辅助配重,即两油井中悬负荷差,使两油井中的悬重相等,可达到最理想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平衡液压缸的上腔与相邻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的上腔为油管二,油管二通过带有单向阀的补油管线同液压泵站相连;连接平衡液压缸的下腔与相邻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的下腔为油管三,油管三通过管线同液压泵站相连。
三井以上时,当本发明的液压抽油系统由至少三个液压抽油机构成时,每个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上腔与相邻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的上腔相连,每个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下腔与相邻液压抽油机的平衡液压缸的下腔相连,其中一组液压抽油机的重量之和应等于另一组液压抽油机的重量之和;两组互作配重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节能效果明显:本发明采用了两油井间可互作配重平衡的独特采油方式,与现有游梁式抽油机相比,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而且可节能30%以上。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地面液压泵站的液压力为动力驱动置于油井下的动力液压缸,串接平衡液压缸带动抽油泵抽油的独特采油方式,去除了地面结构庞大复杂的采油机械设备,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为丛式采油平台、海上采油平台提供了应用的可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柱,未经刘学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行李箱
- 下一篇:一种出租车顶灯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