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2209.X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夏承钢;孙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2D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装置 | ||
1.一种电传动装置,其包括:
驱动电机,其用于驱动车辆行驶,包含中空的驱动电机转子轴;
直驶变速机构,其用于驱动电机转矩特性变换;
复合制动机构,其用于车辆纵向制动;
转向电机,其用于驱动车辆转向,包含中空的转向电机转子轴;
转向变速机构,其用于转向电机转矩特性变换;
直驶差速行星排,其用于直驶和转向两路功率流的汇流与差速;
转向差速行星排,其用于直驶和转向两路功率流的汇流与差速;
右侧传动和左侧传动,其具有不同的传动比,用于匹配右侧主动轮和左侧主动轮的转速;
变速主轴,其为一中空轴,用于直驶变速机构和直驶差速行星排之间的动力传递;以及
横轴,其用于直驶差速行星排和转向差速行星排与左侧传动之间的动力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电传动装置的上述部件从左到右依次同轴配置和布置为:左侧传动、复合制动机构、 直驶变速机构、驱动电机、转向电机、转向变速机构、直驶差速行星排、转向差速行星排和 右侧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速主轴配置和布置成贯穿于驱动电机转子轴和转向电机转子轴;以及
横轴配置和布置成贯穿于变速主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直驶变速机构输入端相连接,直驶变速机构输出端与复合制动机构相 连接,并通过变速主轴与直驶差速行星排行星架相连接,转向电机输出端与转向变速机构输 入端相连接,转向变速机构输出端与转向差速行星排齿圈相连接,直驶差速行星排齿圈与转 向差速行星排行星架相连接,转向差速行星排行星架与右侧传动输入端相连接,右侧传动输 出端与右侧主动轮相连接,直驶差速行星排太阳轮和转向差速行星排太阳轮与左侧传动输入 端通过横轴相连接,左侧传动输出端与左侧主动轮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直驶差速行星排特征参数kt、转向差速行星排特征参数ks、右侧传动传动比icr和左侧传 动传动比icl满足以下条件:kt=icl/icr和ks=icl/icr-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直驶变速机构,其包括直驶变速行星排、第一齿圈制动器和第一齿圈离合器,直驶变速 行星排包含直驶变速行星排太阳轮、直驶变速行星排行星轮、直驶变速行星排行星架和直驶 变速行星排齿圈,直驶变速行星排太阳轮与驱动电机转子轴相连接,直驶变速行星排行星架 与复合制动机构相连接,第一齿圈制动器用于制动直驶变速行星排齿圈,第一齿圈离合器用 于连接直驶变速行星排行星架和直驶变速行星排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齿圈制动器接合,第一齿圈离合器分离,直驶变速机构实现低档,其传动比为1 +ktt,其中ktt为直驶变速行星排特征参数;
当第一齿圈制动器分离,第一齿圈离合器接合时,直驶变速机构实现高档,其传动比为 +1;
当第一齿圈制动器和第一齿圈离合器同时分离时,直驶变速机构实现空档;以及
当第一齿圈制动器和第一齿圈离合器同时接合时,直驶变速机构实现驻车锁止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复合制动机构包括与变速主轴相连接的、并联的液力减速器和停车制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制动时,驱动电机工作在回馈发电模式,提供再生制动转矩,液力减速器提供液 力制动转矩,停车制动器提供机械制动转矩,制动变速主轴;以及
在车辆原位中心转向时,停车制动器接合,将变速主轴抱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向电机具有锁止模式、电动模式和回馈发电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2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