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删除文件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2381.5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唐智;陈耀攀;于天佐;刘科;陆坡;陈佃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删除 文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删除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从Windows NT(Network Termination)时代开始推出了新的文件系统—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NTFS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并且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支持大于4G的文件,支持大于32GB分区,支持文件压缩及良好的安全性。基于上述特点,NTFS已经成为目前Windows系统的电脑上使用最多的磁盘格式。
NTFS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些元数据,如MFT(Master File Table,主文件表)。MFT是NTFS格式磁盘每个分区的主文件表,它记录了当前分区的所有文件的属性,包括文件名和占用的扇区等信息。在人们的日常应用中,经常会向磁盘中存入一些文件,同时可能还会从磁盘上删除一些文件(例如删除一些不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当然还可能是由于误操作造成的删除等等)。当用户执行将文件从系统删除时,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删除,而是在MFT的相应文件属性中将该文件的一个标识设置为删除,并且将占用的磁盘空间标记为可写。也就是说,组成该文件的具体数据在磁盘上仍然存在,这就为恢复已删除文件提供了可能性,目前也存在一些能够进行文件恢复的软件等产品。
能将删除的文件进行恢复固然是一件好事,例如,对于一些误删除的文件,可以通过恢复的方式重新获得,等等。但是有时候,用户可能就是希望将文件彻底删除,此时,就有了麻烦,因为简单的删除操作,会给文件恢复软件留下机会,如果被恢复的文件涉及用户隐私等,则会造成用户隐私的泄漏,等等。
为了避免删除的文件被恢复,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将分区进行格式化的方法。但是,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将分区进行格式化的方式来防止已删除文件被恢复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将分区进行格式化前,需要事先将有用的数据移走,否则有用的数据也会丢失。这种方法在遇到大容量分区时,操作会很费时,同时,当其他分区空间不足时,移动数据会给用户带来苦恼。
第二,格式化操作将所有的文件索引信息删除,而不是将指定的文件的信息删除。这样一些以后可能需要恢复的数据也被删除掉,不能精准操作。同时,一些进行深度扫描(簇扫描)的软件,还是可能通过扫描扇区的数据,将数据恢复。
因此,迫切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如何提供一种更有效的用于删除文件的解决方案,来降低已删除文件被恢复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删除文件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已删除文件被恢复的可能。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删除文件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彻底删除的文件;
获取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在主文件表MFT中的索引,并获取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在所在的数据区;
将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在主文件表MFT中的索引清空;
将在所述数据区对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进行删除操作。
其中,在所述数据区对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进行删除操作包括:
将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所在的数据区进行填写随机数据的操作;
或者,
将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所在的数据区进行清零操作;
或者,
将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所在的数据区进行填写随机数据的操作之后,再将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所在的数据区进行清零操作。
其中,所述填写随机数据的操作包括:反复多次填写随机数的操作。
其中,所述确定待彻底删除的文件包括:
扫描磁盘分区,展现该磁盘分区中已删除文件的列表,将用户在所述已删除文件列表中选择的文件作为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
或者,
扫描磁盘分区,获取该磁盘分区中各个已删除文件的属性信息,将属性信息符合预置条件的已删除文件确定为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
或者,
将用户选择的现有文件确定为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
其中,所述在所述数据区对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进行删除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待彻底删除的文件所在的数据区是否被其他现有文件占用;
如果是,则将所述数据区中尚未被现有文件占用的部分进行删除操作。
一种删除文件的装置,包括:
文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彻底删除的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监管网络医院、网络医生的监管系统
- 下一篇:生理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