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枫蛀干性害虫的防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2810.9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冠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枫蛀 干性 害虫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森林保护领域,涉及一种红枫蛀干性害虫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红枫的蛀干性害虫生活隐蔽性,造成防治上的很多不及时,当发现时,再注入农药想挽救树木的性命往往不大可能,由于幼虫大都在根茎处以曲线横向蛀入髓部,再向外环蛀至表皮层,造成根茎处啃噬部位营养输送中止使树木枯萎死亡。本发明阻隔了天牛在根茎处产卵和幼虫进入树干的通道,使红枫死亡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枫蛀干性害虫的防治方法,以克服传统的防治模式造成的红枫死亡率高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枫蛀干性害虫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红枫树的根茎交界处把土层扒开;
(2)用50%辛硫磷涂抹树皮;
(3)用聚氯乙烯薄膜把涂药水的地方包裹好,并用胶带封严。
步骤(1)中,土层的深度为10~15cm。
步骤(2)中,所述的50%辛硫磷浓度为原液。
步骤(2)中,所述的树干涂抹高度为根茎交界处上下各10~15cm。
步骤(3)中,所述的聚乙烯薄膜为黑色不可降解。
步骤(3)中,所述胶带宽度为4.5cm。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红枫蛀干性害虫的防治方法,在园林上应用不仅克服了传统的防治方法造成的红枫死亡率高、景观效果差的弊端,而且大大减少了保持园林景观效果而更换树木的资金投入。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2009年3月下旬,在江苏省南京市,选择4~10cm红枫2038株在,在红枫的根茎交界处把土扒开,向下扒掉10~15厘米的土层,然后用50%辛硫磷原液涂抹树皮,根茎处上下各涂抹15厘米左右,最后用聚氯乙烯薄膜把涂药水的地方包裹好,并用胶带封严实。处理过的红枫蛀干性害虫发生率仅为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冠一,未经张冠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