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3810.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多数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盒以及分装在电池盒内的若干个电池单体组成,每个电池单体又由正极板与负极板交替叠装而成,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夹有绝缘用的隔板纸,电池单体上的正极耳连接形成正集流排,负极耳连接形成负集流排。如图1所示的铅酸蓄电池产品,在其电池盒内依次装有六组电池单体01,每个电池单体01上具有正集流排02与负集流排03,而且在正集流排02与负集流排03的一端部各具有一个极柱04用于相邻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串联连接,因此在正集流排与负集流排成型之后,还需要进行单体连接的工序,将相邻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极柱焊接连接,所使用的铸焊模具如图2所示,该道工序的增加造成电池生产周期加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为了适应电池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保证电池极片的焊接质量,就需要对现有的铸焊模具再度改进,以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在集流排成型工序中就可直接将相邻电池单体的正集流排与负集流排相连接,免去了后续的电池单体连接工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表面依次分布有若干组用于浇铸集流排的成型单元,所述成型单元由正极凹道与负极凹道构成,相邻成型单元的正极凹道与负极凹道位置相互交错,其特征在于:前一成型单元内的正极凹道与后一成型单元内的负极凹道之间通过过桥凹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桥凹道为C形过桥凹道。
进一步的,所述C形过桥凹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正极凹道与负极凹道相互靠拢的一端。减少铸焊用铅量,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C形过桥凹道指向模具本体边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过桥凹道将对应的正极凹道与负极凹道连接,在电池集流排成型工序中实现了相邻电池单体的连接,从而免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极柱连接工序,缩短了电池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所提供的蓄电池铸焊模具主要针对对装配有特殊要求的蓄电池产品,为了在组装电池单体时,避让电池盒的隔板,因此设计出C形过桥凹道,以适应该种类型电池产品的装配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铅酸蓄电池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铸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通过本发明浇铸出来的电池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表面依次分布有六组用于浇铸集流排的成型单元2,所述成型单元2由正极凹道21与负极凹道22构成,相邻成型单元2的正极凹道21与负极凹道22位置相互交错,前一成型单元2内的正极凹道21与后一成型单元2内的负极凹道22之间通过C形过桥凹道3相连通,上述C形过桥凹道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正极凹道21与负极凹道22相互靠拢的一端,且C形过桥凹道3指向模具本体1边缘。
参照图4,通过本发明浇铸出来的电池产品,C形过桥凹道3浇铸出C形过桥5,该产品置于电池盒中时,由于电池盒内隔板4的原因,C形过桥5还需要通过人工或设备进行弯制,弯成图中所示形状,避让隔板4,以适应该种类型电池产品的装配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导向装置的大型压机结构
- 下一篇:煤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