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射注塑产品基材与皮层粘附力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4219.7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隆;金雷;朱留宛;孙云波;施钧文;张胜;赵刚;金波;吴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C45/1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7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产品 基材 皮层 粘附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射注塑产品的成型工艺,尤其是双射注塑产品基材与皮层粘附力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K360双色产品,该产品的本体为球面体,表面的TPE皮层有脱胶现象,即以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皮层与产品本体间粘附力不牢。申请人先后从原料、工艺等各种可能产生脱胶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摸索,努力查找粘附不牢的原因,如通过改善TPE皮层的质量,成型工艺等使产品合格率提高,但是成效甚微。
目前,K360双色产品采用成型机台200T;常规成型生产条件;成型时的模具温度控制在50℃~85℃之间;冷冻机设定温度在15~20℃,模温机温度设定在85℃~95℃,成型后在自然冷却状态下,用4公斤拉力拨动TPE皮层发现产品有脱胶现象。
故申请人从成型工艺上进行调整,如将TPE的加工温度增加20℃,原料的干燥时间延长2小时,对模具的温度做调整,增加模温或降低模温,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均以失败告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射注塑产品基材与皮层粘附力的控制方法,在产品外形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双射注射成型该产品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双射注塑产品基材与皮层粘附力的控制方法,采用双射注射成型,皮层不连续的附在基材上,其中,所述基材为球面形,在皮层与基材的结合面上设有多个燕尾槽结构,使皮层与基材间除热粘合力外,更增加了互相扣接的嵌合作用。
所述的基材为硬塑料,如尼龙6,皮层为软塑料,如为热塑性弹性体。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双射注射成型中,第一射和第二射模具的母模并列固定在注塑机固定板上,第一射和第二射模具的公模并列固定在注塑机移动板的转盘上,移动板沿拉杆移动,第一射注射基材,公模或公模载着基材成品平移转入第二射,第二射的浇道入口设在第二射母模成型腔的旁边,公模和公模上设有潜伏进胶口,第二射母模浇道的出口设在模具分型面上且与潜伏进胶口位置对应,使第二射热塑性弹性体从潜伏进胶口自基材的背面进胶形成带有燕尾槽的皮层。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在产品上增加辅助结构-燕尾槽,从根本上克服了皮层脱胶现象,产品合格率达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后K360模具的成品剖面示意图;
图2为第二射母模模具上开设燕尾槽示意图;
图3同一并列双射注塑机1、2的机台上,第一射、第二射模具的母模11、21并列固定在注塑机固定板3上,第一射、第二射模具的公模12、22并列固定在注塑机移动板4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射、第二射模具的公模12、22公模并列固定在注塑机移动板4的转盘5上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2—第一射、第二射注塑机;
11、21—第一射、第二射母模;
212—成型腔; 211—浇道
12、22—第一射和第二射公模;
121(或221图中未示)—潜伏进胶口; 1221、1222—顶针;
3—注塑机固定板; 4—注塑机移动板;
5—转盘; 6—拉杆;
7—球面本体;
8—TPE皮层; 81—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改进后K360模具的成品剖面示意图和图2第二射母模模具上开设燕尾槽示意图所示,产品为球面结构,采用双射注射成型,基材为为尼龙6(PA6)球面本体7,皮层不连续的附在球面本体7上,皮层为TPE皮层(热塑性弹性体),在TPE皮层8与球面本体7的结合面上设有燕尾槽81,通过燕尾槽的设置提高了皮层与本体间的附着力。燕尾槽可以是多个。
本发明产品的生产流程参见图3同一并列双射注塑机1、2的机台上,第一射、第二射模具的母模11、21并列固定在注塑机固定板3上,第一射、第二射模具的公模12、22并列固定在注塑机移动板4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第一射、第二射模具的公模12、22公模并列固定在注塑机移动板4的转盘5上的示意图。第一射和第二射模具的母模11、21并列固定在注塑机固定板3上,第一射和第二射模具的公模12、22并列固定在注塑机移动板4的转盘5上,移动板4沿拉杆6移动,三点针点进胶,PL为分型面。第一射注射本体7,第一射公模12或公模22(图中未示)载着本体7成品平移转入第二射,第二射的浇道211入口设在第二射母模21成型腔212的旁边,如图2所示,公模12和公模22上均应设有潜伏进胶口,第二射母模21浇道的出口设在模具分型面PL上且与潜伏进胶口位置对应,使第二射TPE从潜伏进胶口121(或221)自本体7的背面进胶形成带有燕尾槽81的TPE皮层8,在第二射的同时,第一射母模11与第二射公模22合模注射完成了下一产品的基材成型,第一射公模12内产品成型后脱模,由顶针1221、1222顶出产品,第二射公模22载着下一产品的第一射基材与第二射母模合模进行下一产品的第二射,如此连续循环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起动机
- 下一篇:一种水利远程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