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装置以及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4966.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辰村光介;木下敦宽;西野弘刚;铃木正道;西义史;丸亀孝生;栗田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装置 以及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请求基于2010年11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No.2010-25233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加入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相互地连接了具有传送功能的存储器节点的存储装置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例如涉及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包的传送控制方式。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容易地扩展容量的存储装置,考虑相互地连接了具有传送功能的存储器节点的存储装置。在接收了发给自身的存储器节点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各存储器节点进行读出或者写入等规定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接收了不是发给自身的存储器节点的包的情况下,各存储器节点将接收包传送到适当的其它存储器节点。通过由各存储器节点重复适当的传送,数据包能够到达目的的存储器节点。
各存储器节点具有存储器、具有传送功能的控制器以及多个端口。各存储器节点维持/管理表示了包的传送目的地的路径指定表(路径表),并按照该路径指定表来进行包的传送。如果管理路径指定表,则不论物理位置如何都能够构筑任意逻辑的包传送网络。
但是,在为了容量扩展而追加新的存储器节点的情况下、或者由于故障等理由而删除现有的存储器节点的情况下,需要更新各存储器节点的路径指定表,该更新手续烦杂。特别是存储器节点数为大规模的情况下,路径指定表的维持/管理成本变得庞大,这对容量的扩展性造成限制。
另外,在相互地连接了具有传送功能的存储器节点的存储装置中,在对多个存储器节点进行多个数据的写入/读出的情况下,一般难以通过同一布线而使多个数据同时地进行通信,因此容易产生数据的传送待机。这种数据的传送待机导致数据的写入/读出所需的时间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多个输入端口、多个输出端口、选择器、包控制器以及存储器的多个存储器节点,上述选择器将输入到上述输入端口的包输出到上述输出端口,上述包控制器控制上述选择器的输出,上述存储器存储数据,其中,上述存储器节点彼此之间通过上述输入端口以及上述输出端口相互地连接,上述存储器节点具有由物理位置确定的物理地址,上述包控制器在接收了不是发给自身的存储器节点的包的情况下,根据至少包含上述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和上述自身的存储器节点的地址的信息,切换输出上述包的上述输出端口。
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存储器节点,该存储器节点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多个输出端口、选择器、包控制器以及存储器,上述选择器将输入到上述输入端口的包输出到上述输出端口,上述包控制器控制上述选择器的输出,上述存储器存储数据;以及多个计算机,与上述多个存储器节点中配置在外周部的存储器节点连接,其中,上述存储器节点彼此之间通过上述输入端口以及上述输出端口而相互地连接,上述存储器节点具有由物理位置确定的物理地址,上述包控制器在接收了不是发给自身的存储器节点的包的情况下,根据至少包含上述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和上述自身的存储器节点的地址的信息,切换输出上述包的上述输出端口,在将上述存储器节点数设为Nnode、上述计算机数设为Nc的情况下,满足
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是相互连接了具有数据传送功能的多个存储器节点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计算机接收多个数据;以及将与上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时间不同的多个存储器节点选择为上述多个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在所选择的上述多个存储器节点中保存上述多个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存储器节点的结构的图。
图3A、3B、3C、3D、3E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存储器节点的配置例的图。
图4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传送算法1的图。
图5A、5B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送算法1的包的传送过程的图。
图5C是基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送算法1的包的传送过程的流程图。
图5D是表示基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送算法1的包的传送过程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包含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的存储系统的结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