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5179.8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岸非;李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分散 称量 斗排料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槽排料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炉的生产实践中,常常需要把某些原料分布到炉内的边缘或中心处,在特定条件下,还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顺序在炉内由边缘向中心分布或由中心向边缘分布。这就要求各种原料入炉的顺序是可以任意调整的,即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的排料顺序应可以任意调整,这样就产生了断料和/或堆料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在高炉槽排料时产生堆料和/或断料问题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确定分散称量斗的排料顺序值;
步骤30、确定排料顺序值与当前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进行排料;所述排料指针用于赋予分散称量斗排料权限并标识处于排料状态的分散称量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确定排料顺序值与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进行排料之前还包括:
步骤20、将排料指针和先导指针初始化,即所述排料指针=1,所述先导指针=1;所述先导指针用于查询和标识即将获得排料权限的分散称量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确定排料顺序值与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进行排料包括:
步骤302、查找所述排料顺序值与所述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
步骤303、判断所述称量斗是否参与本次排料,若是,则执行步骤305,若否,则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将所述先导指针+1,所述排料指针=所述先导指针+1,返回执行步骤302;
步骤305、控制所述称量斗打开排料,并执行步骤306;
步骤306、将所述先导指针+1,并执行步骤307;
步骤307、查找排料顺序值与当前先导指针值相等的称量斗,并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判断所述先导指针指向的称量斗是否在所述排料指针指向的称量斗之前,若是,则执行步骤310,若否,则执行步骤309;
步骤309、当正在排料的称量斗内料重时,执行步骤311,并将该称量斗关闭,其中,所述v0为供料皮带的运行速度v0,所述i为正在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j为即将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Kj称量斗空提前量*为Wj,所述vj为排料速度,所述L为每两个分散称量斗之间的距离;
步骤310、当前正在排料的称量斗放空后延时,并执行步骤312;
步骤311、将所述排料指针=所述先导指针;
步骤312、判断所述排料指针的值是否>=最大值;若是,则排料过程结束,若否,返回执行步骤30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10中延时的时间为所述v0为供料皮带的运行速度v0,所述i为正在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j为即将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L为每两个分散称量斗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在高炉槽排料时产生堆料和/或断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构架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方法中确定排料顺序值与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进行排料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高炉分散称量斗分布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功能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单元1、重量变送器2及称量斗3。其中控制单元1用于控制称量斗3排料。至于如何控制将结合图2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控制单元1可以用PLC来实现。每个称量斗3均配置限位开关和重量传感器。其中,限位开关包含开到位及关到位两处,通过普通电缆接入控制单元1。通过该限位开关可以识别出开到位、不定位置(既不在开到位也不在关到位)、关到位等信号。重量传感器将称量斗重量转换为电信号送入相应的重量变送器,并通过Profibus-DP总线接入控制单元1。通过重量传感器可以准确获得称量斗的重量值,从而识别出料空、料满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蒜的天然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宽厚板坯坯尾溢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