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耐海洋环境腐蚀的新型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5618.5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江波;伍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63/02;C09D163/04;C09D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环境 腐蚀 新型 环保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耐海洋环境腐蚀的新型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重防腐涂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船舶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国防工业等领域都离不开重防腐涂料。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防腐涂料发展很快,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防腐涂料大部分仍以溶剂型涂料为主,整个重防腐行业其综合性能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有明显的差距。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场合,仍需采用进口产品进行涂装。随着基础建设不断加速,以及重防腐要求的不断升级,传统重防腐涂料已很难满足新的法律法规。
根据市场的反馈,我国重防腐涂料仍长期存在如下问题:
1、环保问题:目前市面上的防腐涂料绝大部分仍然属于溶剂型产品,为提高防腐性能,配方当中广泛使用有毒有害的含铅含铬等重金属防腐填料,整个产品VOC高、毒性大,在施工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挥发影响施工人员身心健康,施工完成后,有机溶剂的挥发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安全问题:由于传统的溶剂型产品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有机溶剂的挥发,在施工过程中,特别在密闭的施工环境当中施工如船舶压载舱、水舱等。由于有机溶剂的挥发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给施工带来生产隐患。具报道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3、经济问题:为了满足更高、更严格的法规及性能要求(如新的IMO要求),大提采用国外进口原材料,在整体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却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原料成本。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产品很难在市面上进一步推广。
4、性能问题:传统重防腐涂料理化性能不够,如耐盐雾指标、模拟压载舱实验、冷凝试验等达不到标准要求。在正常施工使用时,往往1~3年就开始大面积生锈,脱落等。只能用于一些要求较低的部位,如甲板、船壳等。要求较高的部位仍需采用进口材料进行涂装。国际海事组织新的IMO要求(已于去年正式实施)——船舶压载舱需满足15年免维护的要求。为此传统的市售重防腐涂料已无法满足新的法律法规。
5、施工问题:传统溶剂型涂料固体含量低,一次厚涂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涂装问题如易流挂、厚漆时底层涂料难以干透大大影响产品的综合性能等。在很多部位的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多道施工才能达到预期的厚度。大大提高了涂装成本且容易出现常见的涂装问题
6、表面处理的问题:目前市售的重防腐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对底材表面处理要求非常苛刻,水线以上的部位一般要求达到Sa2.5的处理等级,水线以下的部位一般要求达到Sa3.0的处理等级,且在涂装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表面闪锈情况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但在遇到赶工期而又遇到南方雨季时,出现涂装问题的概率就非常高,而在出现涂装问题时,涂料供应商往往都会将责任推给施工方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等。
综上所述,传统涂料已越来越难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重防腐涂料要求,有必要开发新型环保重防腐涂料产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耐海洋环境腐蚀的新型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我国重防腐涂料长期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超耐海洋环境腐蚀的新型环保涂料,其中,所述超耐海洋环境腐蚀的新型环保涂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份组成:
主剂:
低粘度无溶剂环氧树脂 22-35份;
活性稀释剂 9~15份;
助剂 0.2-5份;
有机溶剂 5-8份;
色粉 0.5-15份;
第一填料 10-25份;
第二填料 20-45份;
触变剂 0.5-5份;
固化剂:
胺类树脂 60-90份;
活性稀释剂 10-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