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5637.8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凌国余;凌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裕资源再生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戚新军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4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废渣 挤水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本较低、处理量大、独立性强的降低造纸废渣含水量的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
技术背景
废纸回收再利用是一条解决造纸原材料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是我国造纸工业解决纤维原料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利用废纸造纸后要产生大量废渣。浙江省富阳市几百家造纸厂生产销售额占国内市场比例的60%以上,经统计目前每天产生约2000多吨废渣,全年产生废塑料为650000吨。造纸废渣主要成分包括废塑料、纸浆、金属等硬质物及其它,其中废塑料不易腐烂,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因此,解决造纸废渣问题刻不容缓。
目前对造纸废渣的处理方式主要是。该工艺会带来大量的水污染和废气排放,不但浪费大,而且基本上是不计环保成本。目前对废塑料混合物的再利用的工艺,只能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出现一种环保的造纸废渣综合回收利用技术,该技术能够充分地利用造纸废渣中的各种成分,废塑料被高温催化裂解产生汽油、柴油组分,纸浆被分离出来再次用作造纸原料,废弃金属也被回收利用。该技术不但能够再生资源,而且整个工艺过程几乎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该技术目前受到各个行业相关人士的普遍支持和欢迎,呈现出良
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该技术也绝非尽善尽美,一般的造纸废渣都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然而该工艺后阶段对废塑料的催化裂解过程要求原料具有较高的干燥度,因此降低造纸废渣的含水量成为该工艺的一个重要技术难关。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1、自然晾晒,通过太阳暴晒及风干除去造纸废渣的水分,优点是节约能源,缺点是过度依赖于天气状况,夜间生产效果差,不利于生产的稳定性。2、加热烘干,通过加热装置对造纸废渣进行烘干,加热方式又可具体分为电加热、燃油加热及回收尾气加热,其中电加热及燃油加热的特点为烘干稳定性强,但能耗较高。所述回收尾气加热是指在综合回收利用造纸废渣工艺的裂解阶段时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燃烧尾气被回收至废渣烘干装置利用其热量的技术,该方法能充分利用能源,成本较低,但是烘干能力有限,对加热装置的运行状况依赖性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造纸废渣综合回收利用领域中降低废渣含水量问题的成本较低、处理量大、独立性强的降低造纸废渣含水量的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
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上通过支架依次设置电动机、与电动机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的变速箱、与变速箱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的轴承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基座另一端配合设置通过第三联轴器与无轴螺旋体连接、所述的无轴螺旋体近轴承基座一端上方配合设置进料仓、无轴螺旋体外设置无轴螺旋体外壳,所述的无轴螺旋体外壳与料封外壳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的无轴螺旋体外壳与料封外壳上配合设置排水孔。
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轴螺旋体外壳左侧连接第一法兰,料封外壳右侧连接第二法兰,无轴螺旋体外壳与料封外壳通过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轴螺旋体外壳为圆柱筒体结构。
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封外壳由两个半圆柱体通过活节螺栓紧固连接构成。
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轴螺旋体外壳靠近第一法兰端间隔设置第一排水孔。
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渣挤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封外壳靠近第二法兰端间隔设置第二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整套装置通过电动机为无轴螺旋体提供旋转所需动力,通过变速箱传递并降低电动机传出转速,同时增大扭矩,增加物料被挤压的强度,增加挤水效果;
2)本发明通过采用无轴螺旋体用于传送物料,结构简单、传送过程连续性好,而且便于处理,物料不易中断,挤水效果好;
3)本发明在无轴螺旋体外壳一端连接料封外壳,一方面可以增加物料的行进路程,增大物料的前进阻力,提高物料所受的挤压力,加强挤水效果,另一方面料封能够灵活地拆卸以解决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物料封堵问题;保护挤水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裕资源再生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戚新军,未经浙江国裕资源再生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戚新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状试件横向动态均布加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驱动轴的扭转试验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