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前照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5994.4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31/00;F21V29/00;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前照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LED等发光元件的灯中,为谋求发光元件的长寿命化而必须抑制温度上升,从而需要设置散热器。
并且,车辆用前照灯(前灯、雾灯)由法规强制必须能够调整光轴,从而需要设置光轴调整机构。
在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车辆用灯具)中,将光轴调整机构连结于在搭载发光元件的光源单元(灯具单元)安装固定的散热器(散热部件),将上述部件(光源单元、散热器、光轴调整机构)配设于由灯外壳与外透镜形成的密闭的防水构造的灯室内(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5536号公报(参照段落[0020])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中,因为光源单元与散热器的一体物通过光轴调整机构而在灯室内倾动,所以为了防止光源单元及散热器与灯外壳或外透镜干涉,会有灯室大型化的问题。
而且,若由灯外壳与外透镜形成的灯室大型化,也会有车辆用前照灯的构件成本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小型且低成本的车辆用前照灯。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反复深入研究的结果是,想到了如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各方案。
<第1方案>
第1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设置有灯单元,该灯单元具备: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搭载有发光元件;散热器,该散热器具有安装固定所述光源单元的光源安装部;外透镜,该外透镜安装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灯室,该灯室由所述散热器及所述外透镜包围,并收容所述光源单元及所述光源安装部;防水构造的呼吸孔,该呼吸孔在所述灯室的内部贯通形成于所述散热器;配线插通孔,该配线插通孔在所述灯室的内部贯通形成于所述散热器;配线电缆,该配线电缆从外部插通于所述配线插通孔而与所述光源单元连接;连结部,该连结部与在所述灯室的外部安装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光轴调整机构连结。
根据第1方案,能够形成将灯单元的灯室密闭的防水构造,并且通过将使灯单元倾动的光轴调整机构设置于灯单元的外部,能够省去现有的灯外壳。
并且,由于光轴调整机构不设置于灯室的内部,所以能够将灯室小型化,由于能够减少车辆用前照灯的构件成本,因而能够实现小型且低成本的车辆用前照灯。
<第2方案>
第2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为,在第1方案中,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光轴调整机构,该光轴调整机构与所述连结部连结,使所述灯单元倾动而进行光轴调整。
因此,能够将外观构件安装于光轴调整机构,能够提高车辆用前照灯的外观设计性。
并且,若将光轴调整机构与车身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则能够与光轴调整机构共用车体的一部分,能够实现车辆用前照灯的进一步的低成本化。
<第3方案>
第3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为,在第2方案中,所述光轴调整机构具备框架主体,该框架主体将所述散热器包围并使所述散热器露出。
因此,散热器的散热性不会受光轴调整机构阻碍,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因此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温度上升而实现高寿命化。
并且,由于灯单元与光轴调整机构以重叠的状态配置,所以能够减小车辆用前照灯的深度尺寸,能够实现车辆用前照灯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第4方案>
第4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为,在第1至3方案中,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备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形成有用于使所述发光元件亮灯的电子电路,并在所述灯室的内部安装于所述散热器。
因此,若由导电性材料形成散热器,则散热器作为电磁屏蔽板发挥功能,从而散热器能够屏蔽从电路基板的背面侧发出的电磁波。
此处,车辆前照灯安装于车辆的前方部,车辆的电子设备设置于车辆用前照灯的背面侧,因此若能屏蔽从电路基板的背面侧发出的电磁波即可,则车辆的电子设备就基本不会受到该电磁波的影响,因此能够防止该电磁波对车辆的电子设备造成不好的影响。
<第5方案>
第5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为,在第1至4方案中,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备沿所述散热器的外周缘呈环状地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外透镜的周缘嵌合于所述安装槽并粘接固定于所述安装槽。
因此,能够将散热器与外透镜之间的连接部分完全密闭,能够提高灯单元的防水性。
<第6方案>
第6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为,在第1至5方案中,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在所述灯室的外部突出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多片散热片,所述呼吸孔及所述配线插通孔形成于所述散热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信号处理电路与其方法
- 下一篇:灯具及灯具反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