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6041.X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泳国;洪祥准;金祉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4;F21V17/1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付永莉;郑小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能量器件。与电灯泡相比,LED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寿命。随着优点被广泛公知,现在使用LED的照明装置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使用LED的照明装置通常被分成直接照明装置和间接照明装置。直接照明装置在不改变光路的情况下将从LED发出的光线发射出去。间接照明装置发射通过反射工具等改变光路而将从LED发出的光线发射出去。与直接照明装置相比,间接照明装置将从LED发射的强光减弱到一定程度,保护了使用者的眼睛。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是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本体,其包括底部表面和侧表面;
多棱锥形状的反射器,其安置在本体的底部表面上,并包括至少三个反射表面;以及
光源,其安置在本体的侧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并安置在与反射器的至少一个反射表面相对应的区域中。
另一实施例是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本体,其包括底部表面和侧表面;
光源,其包括基片,基片的一侧布置在本体的侧表面上,而且光源包括布置在基片的另一侧上的发光器件;以及
反射器,其布置在本体的底部表面上,并改变从光源的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线的路径。
又一实施例是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本体,其包括接收凹部;
反射器,其布置在接收凹部内,并包括至少三个反射表面;以及
多个光源,其布置在接收凹部内,并设置成与多个反射表面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示出联接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本体的立体分解图和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光源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描述图2所示的反射器与透镜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反射器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示出图2所示的连接板的立体俯视图和立体仰视图。
图8是描述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的连接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每层的厚度或尺寸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示出,其目的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每个部件的尺寸未必表示其实际尺寸。
而且,当元件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时,可以是直接位于该元件之上/之下,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介入元件。当元件被称为位于“之上”或“之下”时,“位于元件之下”以及“位于元件之上”都可以基于该元件被包括在内。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本体110、光源120、反射器130、连接板140、盖150、光学板(optic plate)160和光学板保持架170。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各部件。
图3示出联接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本体的立体分解图和立体图。
本体110通过组合至少两个部分而形成。例如,如图3所示,本体110通过组合第一本体110-A与第二本体110-B而形成。通过组合至少两个部分,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组装照明装置时,光源120和反射器130能够容易地安装在本体110的接收凹部115中。
本体110包括用于接纳光源120和反射器130的接收凹部115。这里,接收凹部115由侧表面111和底部表面113构成。这里,接收凹部115的凹部包括腔和凹槽。
本体110的侧表面111配有光源120。更详细地,参照图2,本体110的侧表面111与光源120的基片121的一侧处于面接触。由于本体110的侧表面111配有光源120,所以本体110能够容易地接收来自光源120的热量。
反射器130安装在本体110的底部表面1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 下一篇:恒流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