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羟基肉桂酸的新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76083.3 申请日: 2010-02-08
公开(公告)号: CN102293764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何润春;何诚;张发明;李树梅;欧长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192 分类号: A61K31/192;A61P31/04;A61P31/1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张庆敏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羟基 肉桂 用途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02月08日,申请号为201010109913.9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对羟基肉桂酸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对羟基肉桂酸在制备防治畜禽病毒病、细菌病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畜禽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法氏囊病、禽流感病、慢性呼吸道疾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对于兽药注册与管理日趋严格,欧盟曾宣布2006年抗生素不再作为促生产添加剂使用,并且禁用了许多兽用药品。酶制剂、益生素、中草药等几类绿色添加剂随之成为兽药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残留低、毒副作用小的新兽药产品在众多的兽药产品中独树一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5年农业部发文规定禁止把人类使用的广谱药物(病毒灵、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昔洛伟)应用到畜禽药物中,防止抗病毒药物耐药性从畜禽向人类传递,但是,我国某些传染性疾病仍缺乏有效的疫苗来控制(如呼吸繁殖综合症、猪心肌炎、猪无名高热等),故急需要开发有效药物来预防这些疾病。此外,畜禽生产中禽流感、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广泛流行,当前控制这些细菌病主要依赖抗菌素治疗,由于抗菌素的滥用、耐药性出现,导致细菌性传染病预防和治疗难度加大,同时药物残留也威胁着人类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对羟基肉桂酸又名对香豆酸,由对羟基苯甲醛与丙二酸作用而得。对羟基肉桂酸现在多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也可作为油脂的抗氧化剂。在医药工业中,它是许多医药品的原材料,如合成抗肾上腺素药艾司洛尔。此外,对羟基肉桂酸还在医药中作酸化剂和医学上用作多价鳌合剂,也是化学中间体,如用于祛痰新药杜鹃素的合成;用作生产冠心病治疗药物可心定的中间体,以及用于制造局部麻醉剂、杀菌剂和止血药等;它还具有抑制子宫颈癌的作用。在农业方面,用于生产植物生长促进剂、长效杀菌剂和果蔬保鲜防腐剂。在化学工业方面,对羟基肉桂酸是很重要的香精香料,主要用于配置香辛樱桃、杏、蜂蜜等香料。在日化行业中用于配制香皂和化妆品香精。在化妆品方面,对羟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导致单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用在化妆品里面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此外,对羟基肉桂酸还是一种强效的导电材料,在液晶显示器工业中近年来研究广泛。通过羟基聚酰亚胺与对羟基肉桂酸的接枝反应合成了具有光敏性的对羟基聚酰亚胺,并通过红外、核磁确定了光敏性对羟基聚酰亚胺的结构。将合成的对羟基聚酰亚胺作为液晶取向层用在液晶显示器件中,证明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科学家还致力于将对羟基肉桂酸研究扩展到微生物和医学领域——细胞分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前未见有关对羟基肉桂酸药物用于抗畜禽病毒或抗细菌性疾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对羟基肉桂酸的新用途,即在制备防治畜禽病毒病、细菌病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人研究发现中药乌梅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成分,实验室验证也证实具有良好的预防价值。通过体外及体内试验,追踪活性部位,通过现代色谱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材料,从乌梅中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等解析出单体结构(中文名称:对羟基肉桂酸;英文名称:4-hydroxylcinnamic acid)。

本发明人通过了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验证,发现对羟基肉桂酸具有抗病毒活性和广谱抗细菌活性,有效防治禽大肠杆菌、鸡毒支原体等,可部分替代抗菌素治疗家禽顽固性呼吸道疾病,从而降低发病率,有效提高家禽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提高畜禽的生产能力。

更具体来说,对羟基肉桂酸具有抑制家禽法氏囊病毒、禽流感H9亚型的作用,同时可有效杀灭引起动物发病的致病菌,例如:鸡大肠杆菌、鸡毒支原体等细菌。

本发明评价对羟基肉桂酸抗病毒和抗菌的功效,发现其可有效抑制鸡大肠杆菌和鸡毒支原体。体内试验表明:按照25毫克/公斤体重,连续口服5天后,对羟基肉桂酸能有效抵抗法氏囊病毒的攻击,降低死亡率,同时也具有防治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对羟基肉桂酸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畜禽病毒病或细菌病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畜禽病毒病包括但不限于法氏囊病毒、低致病力禽流感H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例如法氏囊病毒IBDV LX株、禽流感病毒H9N2株、H5N1株引起的病毒病。

上述细菌病包括但不限于鸡大肠杆菌、鸡毒支原体引起的细菌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