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及包括其的混凝土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6124.9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曹锦明;刘洁;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石 含水率 测量 控制系统 包括 混凝土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施工等领域使用的最广泛的材料,混凝土不同的用途,使用的配方有很大差异。为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在计量过程中,对各种原材料应达到精确计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砂子的使用量较大,但其一般露天堆放,天气或场地等原因对这些物料的含水率有很大影响,而且同一堆物料中,位于顶端和底端的物料含水率也不同,所以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很难对混凝土的含水量做到严格控制。目前,混凝土生产厂商的做法是:由实验室测量一定的砂、石原料,得出含水率的值,再人工将含水率输入到生产系统中,进行生产;配料完成后,由操作人员根据上一盘混凝土的干、稀情况来修改下一盘水的计量值,或者直接在生产完成后的混凝土中加水。使用人工测量原材料含水率的做法,耗时、费力,而且其中带了很大的人为因素,往往将砂石的含水率做定值考虑,测量出来的值和获取的原材料有很大关系,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测量控制不同状态下的砂石含水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包括砂石含水率测量系统、模数转换通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砂石含水率测量系统包括含水率传感器,所述模数转换通讯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I/O模块、模拟量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含水率传感器通过连接电缆与所述I/O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通讯电缆与所述与通讯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连通的工控机和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的数量为两台或两台以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来安装所述模数转换通讯系统的控制柜。
优选地,所述含水率传感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连接电缆通过共用一个接线盒后与所述I/O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混凝土生产设备,其通过实时检测砂石含水率后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砂石与水的配比,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生产设备,包括砂石仓、称量装置、上述任一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所述砂石仓用来盛装砂石,所述含水率传感器用来检测砂石含水率,所述称量斗用来计量通过所述砂石含水率传感器检测后的砂石。
优选地,所述称量装置为称量斗或皮带秤。
优选地,所述砂石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含水率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砂石仓的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来固定安装所述含水率传感器的安装支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含水率传感器的计量自控系统智能化程度较高,反应快速,测量数据具有可依据性,使用过程中人工干预较少,对当前称量自动干预,测量数值准确;将含水率传感器安装在砂石仓下方能避免砂石堆积对测量的影响,实时、充分的测量所有砂石的含水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与砂石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混凝土生产设备,包括砂石仓1、称量斗2、传感器安装支架4和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砂石含水率测量控制系统包括:砂石含水率传感器31、连接电缆32、接线盒33、I/O模块341、模拟量模块342、通讯模块343、控制柜344、通讯电缆35、工控机361、显示器一362和显示器二363。
含水率传感器31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4上,位于砂石仓1的正下方,称量斗2的上方;含水率传感器31与连接电缆32连接,接入接线盒33中;接线盒33与I/O模块341连接;I/O模块341、模拟量模块342、通讯模块343顺序连接,并安装在控制柜344中;通讯模块343通过通讯电缆35与工控机361通讯;工控机361与显示器一362、显示器二363组成一套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