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增加通讯内容清晰度的移动通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6253.8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廖述群;曹淩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0 | 分类号: | H04M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增加 通讯 内容 清晰度 移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讯方法,尤指一种可增加通讯内容辨识度的移动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利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装置,用户可随时随地进行通话。在通话前或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依其喜好或所处环境来调整移动通讯装置的扩音器音量。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讯方法中,若发话方用户所处环境相当吵杂,为了想听清楚发话方用户的声音,收话端用户可能会调高其移动通讯装置的扩音器音量,然而却会同时放大发话方用户的声音和发话方用户所处环境的噪音,因此依然无法清楚地理解发话端用户欲传达的通讯内容。
另一方面,在调高扩音器音量后,用户在结束此通电话后通常不会再将音量调回正常的音量。因此,在接听下一通电话时,若用户所处的环境较安静,扩音器音量可能会惊吓到用户或吵到周围的人,因此又必须手动地调整扩音器至合适音量,因此现有技术的移动通讯方法常会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增加通讯内容清晰度的通讯方法,其包含:
一发话端装置依据一第一参考讯号来分析所接收到的一音频讯号,以辨识出一第一语音讯号和一第一背景讯号;当判定该第一语音讯号的音量低于该第一背景讯号的音量超过一第一临界值时,该发话端装置自动依据一第一调整参数来调高该第一语音讯号的音量;该发话端装置将音量调整后的该音频讯号发送至一收话端装置;该收话端装置在接收该音频讯号时侦测一第二背景讯号;以及当判定该音频讯号的音量低于该第二背景讯号的音量超过一第二临界值时,该收话端装置自动依据一第二调整参数来调高该音频讯号的音量。
本发明的移动通讯方法在不同环境下,皆能增加通讯内容的辨识度,发话方用户和收话方用户不需要时常手动调整扩音器音量,即能清楚地听到对方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移动通讯方法运行时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移动通讯方法运行时的流程图。本发明的移动通讯方法可应用在一发话端装置和一收话端装置,其中发话端装置和收话端装置可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相同或不同类型的通讯装置。值得注意的是,发话端装置和收话端装置的种类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第1图所示的流程图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10:设定与发话端装置相关的一第一参考讯号、一第一临界值和一第一调整参数,以及设定与收话端装置相关的一第二参考讯号、一第二临界值和一第二调整参数;执行步骤120。
步骤120:发话端装置依据第一参考讯号来分析所接收到的音频讯号,以辨识出一第一语音讯号和一第一背景讯号;执行步骤130。
步骤130:发话端装置判断第一语音讯号的音量是否低于第一背景讯号的音量超过第一临界值;若是,执行步骤140;若否,执行步骤150。
步骤140:自动依据第一调整参数来调高第一语音讯号的音量;执行步骤150。
步骤150:发话端装置将音量调整后的音频讯号发送至收话端装置;执行步骤160。
步骤160:收话端装置在接收从发话端装置传来的音频讯号时侦测一第二背景讯号;执行步骤170。
步骤170:收话端装置判断音频讯号的音量是否低于第二背景讯号的音量超过第二临界值;若是,执行步骤180;若否,执行步骤190。
步骤180:自动依据第二调整参数来调高音频讯号的音量;执行步骤190。
步骤190:结束。
在本发明的通讯系统中,两位用户可各自使用其通讯装置来进行通话。在通话过程中,两位用户可依序为发话方或收话方。为了方便说明,发话方用户持有的通讯装置称为发话端装置,而收话方用户持有的通讯装置称为收话端装置。如前所述,发话端装置和收话端装置的身份在通话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切换,因此本发明的步骤并不限定由特定通讯装置来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和控制蜜蜂的病原感染的方法及相关组合物
- 下一篇:电缆用铜包铝锆合金线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