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结构拓扑优化的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6492.3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石可重;赵晓路;徐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拓扑 优化 风力机 叶片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行业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CO2减排的压力加大,同时化石能源供应紧张,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主要国家的青睐。风能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无污染、综合成本较低且在下降等优势,是非常有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能作为未来能源供应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为了实现风能的规模利用,降低风能利用成本,风电机组正朝着大尺寸、大功率的方向发展。由于尺寸的增大,叶片重量也往往随之增大。叶片重量的增大,导致叶片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带来叶片载荷的增加。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也更加明显。
目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大都是由腹板、梁帽、和蒙皮等组成。图1为现有技术的风力机叶片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风力机叶片梁帽与腹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腹板4和上、下梁帽3、5为叶片的主要承载部件,承受叶片的大部分载荷;蒙皮1主要起保持几何翼型的作用。
由于现有技术的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上述结构,导致叶片质量过重,叶片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带来叶片载荷的增加,从而影响到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大型风力机叶片的上述缺点和不足,对风力机叶片起主要承载作用的梁帽、腹板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以降低叶片重量,提高叶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大型风力机叶片质量过重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理论的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优化设计方法,依据该设计方法制造的叶片,可在保障叶片气动、结构性能的同时,降低叶片重量和载荷,以适应叶片大型化的发展方向。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拓扑优化的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优化设计方法,所述叶片包括蒙皮(1)、腹板(4)和梁帽(3、5),所述梁帽(3、5)与腹板(4)包括若干个开孔(6、7、8),其特征在于,该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现有的叶片设计方法,确定叶片的气动外形参数和腹板(4)、梁帽(3、5)的初始结构参数,作为优化前的初始设计;
2)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所设计的初始叶片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根据叶片实际承载情况确定其边界条件;
3)以梁帽(3、5)与腹板(4)上材料质量的分布为优化设计变量,以保障叶片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叶片重量为优化目标;
4)通过采用通用的拓扑优化方法,对上述优化目标及变量下的叶片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并在考虑叶片加工工艺的情况下,对腹板(4)与梁帽(3、5)进行开孔设计,确定腹板(4)与梁帽(3、5)的初步开孔位置及开孔尺寸;
5)完成步骤1)至步骤4)后,得到初步设计完成的叶片结构;
6)根据设计要求,对初步设计完成的叶片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疲劳校核,根据校核结果,对初步设计的叶片结构进行调整,获得保证叶片具有良好结构性能的最终结构形式;
通过以上步骤实施,完成叶片的拓扑优化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对叶片的气动外形不做调整,保持与步骤1)中一致,以保证其气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优选地,采用在梁帽(3、5)与腹板(4)上开孔的方式实现结构的拓扑优化,通过优化分析,实现对开孔(6、7、8)结构的调整,调整参数包括腹板(4)、梁帽(3、5)上的开孔位置、开孔尺寸。
优选地,所述梁帽包括上梁帽(3)和下梁帽(5)。
优选地,所述开孔包括上梁帽开孔(6)、腹板开孔(7)和下梁帽开孔(8)。
优选地,所述开孔(6、7、8)为矩形开孔。
优选地,所述开孔(6、7、8)的数目、尺寸和排布位置依据优化与校核结果确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的实质特点和显著优点:
1)叶片中起主要承载作用的腹板和梁帽结构,采用拓扑优化技术,进行开孔设计,在保障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了重量;
2)可根据载荷与强度分布情况,在设计阶段灵活设计开孔的位置、数量、尺寸等,保证叶片强度、刚度、质量的合理分布,提高叶片的抗载荷能力、抗疲劳性能以及优化叶片结构动力特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