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连种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76534.3 申请日: 2011-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2440128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9
发明(设计)人: 孙先中;孙海林;牟来明 申请(专利权)人: 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45413 湖北省恩施土***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连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黄连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连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两千余年前开始入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为“治痢之要药”,中国《药典》“黄连”项下分为: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本发明指黄连(味连)的种植方法,黄连(味连)主产于长江中上游南岸的高山地区(海拔1300m~1700m),故又称“南岸味连”,传统种植方法为:砍山(烧山)-开垦-搭棚-作廂-定植,传统方法每种一亩黄连需耗费三亩林木资源。而且因为产区林地坡度均在25°以上,土层厚度不一,不仅单产低、费工多,且引发大面积水土流失,形成成片荒山。林连矛盾、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成为制约黄连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获得黄连优质高产,又保护森林资源,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的黄连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连种植方法,其特征是:一是稻连轮作:用水稻土改旱种植黄连5年(一个周期),然后恢复为水稻田,水稻种植2年后再改种植黄连;二是选育大花叶良种;三是壮苗合理密植:①培育壮苗:育苗种植的用种量为5~6kg/亩;②用苗量4~4.5万株/亩,保持采收有效苗4.0万株/亩;③壮苗标准:苗有4~5片真叶,且苗顶端生长点十分明显和突出;④定植时间:移载期在惊蛰前后15天;⑤苗龄:采用一年生苗;四是合理用肥、平衡施肥;五是改良棚架;六是选择种植地块:要求向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方便。

所述合理用肥、平衡施肥:亩厩肥用量增加2000~2500kg,亩钾肥用量增加100kg,亩磷肥用量减少350kg,亩尿素用量减少20kg,亩碳氨用量减少300kg;采用看苗多次轻施,全年平衡用肥,并在施磷、钾肥时结合面泥撒施。

所述改良棚架:黄连第一龄期要求棚架的郁闭度≥75%,二龄期要求58~61%,三龄期要求44~46%,四龄期要求36~38%,五龄期要求20%。

稻连轮作:用水稻土改旱种植黄连5年(一个周期),然后恢复为水稻田,水稻种植2年后再改种植黄连。利用水稻土改旱种植黄连,不再因种植黄连而毁林开荒,每种植黄连一亩可节约森林三亩;同时因高山水稻土长年浸泡处于厌氧状态,虽潜在养分高,但土壤团粒结构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使水稻土潜在养分充分释放,地力均衡,可以保证黄连生长(五年)持续供给养分需要;杂草少、病虫轻,节约大量管理成本,而且恢复水稻种植后单产可以提高10~15%;水稻和黄连产量均能提高。

选育推广大花叶良种:黄连种植历史以来是使用自然混交种,本发明选育高抗、高产、优质的“大花叶品系”为主栽品种。

壮苗合理密植:①培育壮苗:传统育苗的用种量为10~13kg/亩,本发明的育苗用种量只有5~6kg/亩;②传统种植用苗量6~8万株/亩,本发明的用苗量4~4.5万株/亩,保持采收有效苗4.0万株/亩;③壮苗标准:传统种植育苗以4~5片真叶为标准,本发明除叶片外,还必须是苗顶端生长点十分明显和突出(习称:蜂子节);④定植时间:黄连在春、夏、秋、冬均可以移载,本发明的移载期必须在惊蛰前后15天;⑤苗龄:本发明采用一年生苗。采用上述措施,主要是为了保证苗壮,及定植后生长势强和群体的一致性。

科学合理用肥、平衡施肥:黄连药用部分为根状茎,对钾敏感,因此,习惯的以无机肥、氮磷为主的施肥方法,既不能保证黄连质量也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本发明采用:亩厩肥用量增加2000~2500kg,亩钾肥用量增加100kg,亩磷肥用量减少350kg,亩尿素用量减少20kg,亩碳氨用量减少300kg,肥料投入减少350元/亩;采用看苗多次轻施,全年平衡用肥,并在施磷、钾肥时结合面泥撒施,对提高黄连品质和产量十分有益,也符合黄连生长习性。

改良棚架:黄连第一龄期要求棚架郁闭度≥75%,随生长期年限增长,光合作用加强,郁闭度应逐年降低,二龄期要求58~61%,三龄期要求44~46%,四龄期要求36~38%,五龄期要求20%。上述方案既能满足黄连不同生长期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同时又节约森林木材、降低了成本。

优选种植地块:种植黄连的地块必须向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方便。“黄连喜阴湿”是古代医学典籍对发现野生黄连环境的描述,实际上黄连不应该在阴湿处种植,这个“阴”是对光照强度及光质的选择,这个“湿”不是要求地下水位高,黄连怕渍,它所要求的“湿”指土壤和空气的湿度,在空气湿度年均<80%的地区不适宜种植黄连。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