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8178.9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5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传输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协议(英文简称为IP,英文全称为Internet Protocol)组播技术实现了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由于组播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省带宽,控制网络流量,减轻服务器的负荷,降低网络负载,因此在视频业务实时传送、多媒体会议、游戏和仿真等方面都有应用。
现代网络业务对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基于IP的语音通信技术(英文简称为VoIP,英文全称为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在线游戏,在线视频业务等,这些业务对丢包很敏感。在IP组播运行的过程中,若网络出现故障,则需要单播路由协议首先根据网络拓扑变化进行计算完成收敛,组播路由协议,如协议无关组播(英文简称为PIM,英文全称为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再根据新的单播路由重新选择逆向路径转发(英文简称为RPF,英文全称为Reverse Path Forwarding)上游,并向上游路由器逐跳发起请求,直到重新完成组播转发路径的建立,才能恢复组播流量的传输,可见,在新的组播转发路径成功建立之前,组播流量将无法正常传输,从而导致了业务的中断,因此,如何保证组播流量在网络故障时不中断传输成为业界一直探讨的问题,目前并没有相关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用于实现故障情况下的转发路径快速切换,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包括:
上游融合节点接收第一协议无关组播PIM协议报文;
根据上述第一PIM协议报文建立主用组播拓扑;
接收第二PIM协议报文;
根据上述第二PIM协议报文建立备用组播拓扑,其中上述第二PIM协议报文中携带有备用组播标识;
将上述备用组播拓扑配置为禁用状态;
确定上述主用组播拓扑出现故障;
在确定上述主用拓扑出现故障后,启用上述备用组播拓扑。
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协议无关组播PIM协议报文和第二PIM协议报文,上述第二PIM协议报文中携带有备用组播标识;
组播拓扑建立单元,用于根据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PIM协议报文建立主用组播拓扑,根据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PIM协议报文建立备用组播拓扑;
控制单元,用于将上述备用组播拓扑配置为禁用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述主用组播拓扑出现故障;
备用拓扑启用单元,用于在上述确定单元确定上述主用组播拓扑出现故障后,启用上述备用组播拓扑。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PIM协议建立多个组播拓扑,并根据第二PIM协议报文中携带的备用组播标识区分备用组播拓扑,在主用组播拓扑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禁用本地位于备用组播拓扑的出接口,使得组播报文无法通过备用组播拓扑转发,在主用组播拓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使能本地位于备用组播拓扑的出接口,使得组播报文能通过备用组播拓扑转发,一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多组播拓扑技术,使得当主用组播拓扑出现故障情况下,可通过备用组播拓扑转发组播报文,实现了转发路径的快速切换,保证业务在部分网络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在主用组播拓扑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只允许通过主用组播拓扑来转发组播报文,从而避免了过多地占用网络资源,保证组播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应用场景下的网络构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节点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水袋
- 下一篇:一种方便装卸的常压危险液体危险货物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