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测定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量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8214.1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东;魏无际;陈东升;陈岐国;杨浦冬;姚晓红;朱爱根;邵芝祥;周永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涛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测定 材料 吸附水 中油 新方法 | ||
1.一种直接测定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量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准确称取质量为W克吸油材料,放入含油水中吸附后取出,得到吸附了油和水的吸油材料;
B)将吸附了油和水的吸油材料置于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中,选择适合油且纯净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当提取管上端冷凝器滴下第一滴凝聚液时开始计时,控制凝聚液液滴的下滴速率,提取3小时以后取出,用过量的脱水剂将提取液中的水脱尽,再用提取溶剂将其定容至M ml,最后运用光谱透射法分析并得到经定容的提取液中的油浓度为C mg/L,再计算得到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的吸油量和吸油倍率,吸油量=10-3×C×M mg,吸附倍率=10-6×C×M/W g/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测定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量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分析纯四氯化碳或石油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测定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量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聚液液滴的下滴速率为1~2滴/每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测定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量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的脱水剂为过量的无水硫酸钠,将其做成脱水床,让提取液重复流过脱水床,脱净提取液中所含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测定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量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的光谱透射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波数3400~2400cm-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测定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量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准确称取质量为1.0000g地片状吸油材料,置于含油水中吸附后将其取出,得到吸附了油和水的吸油材料;
B)将吸附了油和水的吸油材料置于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中,选择150mL四氯化碳分析纯为提取溶剂,当提取管上端冷凝器滴下第一滴凝聚液时开始计时,控制凝聚液的液滴速率每秒钟1~2滴,提取3小时后,取出提取液用过量的脱水剂无水硫酸钠将其中的水脱尽,再用前述的提取溶剂将其定容至200mL,最后用光谱透射法分析经定容的提取液中的油浓度Cmg/L,继而计算出吸油材料吸附水中油的吸油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吸附倍率,吸附倍率=10-6×C×200/W g/g,其中光谱透射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波数3400~2400c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2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