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78437.8 申请日: 2011-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2986972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7
发明(设计)人: 唐俊 申请(专利权)人: 唐俊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刺梨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成熟叶片制作的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又名送春归、缫丝花、茨梨、木梨子,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丛生灌木,主要生长于我国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省份的山区。刺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Vc、Vp、Vp、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Mn-SOD和Fe-SOD)、20余种氨基酸、膳食纤维、刺梨多糖、多酚类物质、单宁、β-谷甾醇、委陵菜酸、原儿茶酸以及Zn、Sr、Rb、Mn、Cu、Co、Fe、Ni、Li、Cr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刺梨号称“维C之王”,含量高达2500mg/100g,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除用于治疗积食腹涨、痢疾肠炎、高血压、血管破裂出血、VC缺乏症等疾病外,还具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解毒、抗动脉粥样硬化(As)、抗肿瘤、抗辐射、排出铅毒等功能。刺梨叶同样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是由于加工技术的落后,使得所有的叶片到冬季自然凋落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我国西南丰富的刺梨资源、突破现有刺梨叶片加工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一种全新的叶片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组分为:刺梨成熟叶片、叶梗、水。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9大步骤:

1、原料采集

在晴朗的日子,或者雨后阳光照射2个小时后,采摘刺梨成熟叶片,连梗一起采下。

2、离体光合

将采摘下来的成熟叶片以不超过3CM的厚度平铺,置于红蓝光(5万勒克斯以上)下进行照射培养,并保持空气流通及湿度不低于70%,培养时间为2-3天,培养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喷雾方式向叶片间歇补充水分。

3、晒青

将光合培养结束的叶片放在太阳光下暴晒,至含水量低于3%。

4、回潮

将晒青后的叶片用透气布袋装好,置于阴凉处回潮,回潮时间为5-10天,空气湿度不超过40%。

5、发酵

将叶片从布袋中倒出,堆放在经过消毒的通风室内,堆码厚度不超过30CM,向叶片喷洒无菌水,保证所有的叶片均呈润湿状态,室温控制在25-27摄氏度之间,时间控制为30天左右,发酵期间要适时向叶堆补充水分(超声喷雾),每天翻动叶堆1-3次,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超过35摄氏度)。

6、干燥

完成发酵的叶片可用日晒或者热风的方式进行干燥,干燥叶片水分不超过3%。

7、蒸压造型

把干燥后的叶片过蒸汽,待叶片软化后,置于模具中压制成需要的规格和形状的茶饼,并于通风处风干。

8、包装

将风干的茶饼包装好,加贴标签,入库供售卖。

9、粉碎包装

将干燥后的叶片用粉碎机打成碎末,做成袋泡茶供售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制作刺梨叶发酵茶。

1、原料采集

在晴朗的日子,上午十点采摘刺梨成熟叶片,连梗一起采下。

2、离体光合

将采摘下来的成熟叶片以不超过3CM的厚度平铺,置于5万勒克斯的红蓝光下进行光合培养,并保持空气流通并每隔2小时超声喷雾补充水分一次,培养时间为3天,培养过程中每5个小时翻动叶片一次。

3、晒青

将光合结束培养的叶片放在太阳光下连续暴晒两日,至含水量低于3%。

4、回潮

将晒制后的叶片用透气布袋装好,置于阴凉处回潮,回潮时间为5天,空气湿度不超过40%。

5、发酵

将叶片从布袋中倒出,堆放在经过消毒的通风室内,堆码厚度不超过30CM,向叶片喷洒无菌水,保证所有的叶片均呈润湿状态,室温控制在25摄氏度,时间30天,发酵期间每隔12小时向叶堆补充一次水分(采用超声喷雾方式),每天翻动叶堆1-3次。

6、干燥

完成发酵的叶片采用日晒方式连续暴晒两天,干燥叶片水分不超过3%。

7、粉碎包装

将干燥后的叶片用粉碎机打成碎末,做成袋泡茶供售卖。

实施例二:

制作刺梨叶发酵茶饼。

1、原料采集

在晴朗的日子,上午十点采摘刺梨成熟叶片,连梗一起采下。

2、离体光合

将采摘下来的成熟叶片以不超过3CM的厚度平铺,置于5万勒克斯的红蓝光下进行光合培养,并保持空气流通及湿度不低于70%,培养时间为3天,培养过程中每5个小时翻动叶片一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俊,未经唐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