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用浮动式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9292.3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6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乐天;张锋;尹铁;王长江;张毅;马志锋;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密闭 自动 除锈 浮动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用浮动式驱动机构,属于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长输油气管道成为能源保障的重要方式。油气管道施工工程中,为保障管道的使用寿命,管道补口段的防腐显得尤为重要,而防腐工序中的管道表面处理质量又直接影响防腐层的使用寿命。目前的管道施工中,补口段的管道表面处理均为人工操作开放式喷砂除锈,带来环境污染严重、工人劳动强度增大、粉尘对工人呼吸道的伤害、砂料的严重浪费、表面清洁度不均、过程质量无法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补口质量不佳,继而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大管道运营中的安全隐患。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的研制,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难题。试验证明,该除锈机能大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环境无污染、节省砂料、表面清洁度均匀、过程质量可任意控制,使补口质量得以保证。
由于管道本身不圆度及防腐层的不均匀度,导致固定式驱动机构难以时时贴合管道表面,易产生因摩擦力不足而“打滑”的现象,致使自动除锈机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用浮动式驱动机构,以解决固定式驱动机构的“打滑”问题。
本发明技术内容如下:
在行走装置的支撑杆上,设有同时连接电机和驱动轴的减速齿轮组;与驱动轴连接的等速齿轮组同时连接浮动式驱动轮及弹片,弹片则与位于骨架上的弹片挡块连接。
驱动轮在弹片的调节下,能很好地适应管道的不圆度及管道表面的不平度,完全解决固定式驱动机构难以适应管道本身不圆度及防腐层的不均匀度而造成的“打滑”问题,保障自动除锈机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行走装置示意图。
图2为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用浮动式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用浮动式驱动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管道补口密闭自动除锈机用减速齿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具体安装及操作如下:
在行走装置2上设置快速接头1、从动轮3、浮动式驱动机构4和支撑杆8。把减速齿轮组7装在支撑杆8上,以轴承24装配高速齿轮23且以轴承25装配低速齿轮26。将减速齿轮组7同时连接电机5、一级减速器6和驱动轴15,驱动轴15由轴承9和轴承套10装配在骨架11上。在等速齿轮组17内,设置中间齿轮19和两侧同规格的、分别连接驱动轴15和轮轴20的齿轮18,并将浮动式驱动轮14通过轴承16装于轮轴20上;浮动式驱动轮14内为铝材,外裹橡胶,轮面上刻有增强摩擦力的花纹。弹片13一端通过螺栓21连接等速齿轮组17,另一端通过预紧力调节螺栓22连接位于骨架11上的弹片挡块12。
首先将行走装置2通过快速夹紧接头1安装于待补口管道处,通过弹片挡块12上的调节螺栓22进行弹片13预紧力的调节,确保浮动式驱动轮14及从动轮3的表面与管道表面完全贴合,且有一定的压紧裕量。给电机5通电,驱动力经一级减速器减速6后传递给减速齿轮组7,经减速齿轮组7再次减速后传至驱动轴15,继而通过等速齿轮组17,最终传递给浮动式驱动轮14,带动行走装置2沿管道表面周向旋转,完成除锈机的周向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可实时观察浮动式驱动轮与管道表面的接触情况,继而适时通过弹片挡块12上的调节螺栓22,调节弹片13的预紧力,确保驱动轮14的良好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9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脱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副产品脱皮除尘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