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灭土壤菌虫、改良土壤的方法及杀灭菌虫的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9644.5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妮;杜冉;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丹妮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M15/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灭 土壤 改良 方法 专用设备 | ||
1.一种杀灭土壤菌虫、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表层土壤旋耕,旋耕深度不低于35cm;
第二步,将旋耕后的表层土壤从土地中自后向前铲起,表层土壤从土地中铲起的深度为25-35cm,并将铲起的表层土壤向斜后上方均匀扬起,表层土壤被扬起的高度为30-90cm,通过300-500℃的火焰对扬起的表层土壤进行均匀烘烧直至表层土壤落回土地中;
第三步,向表层土壤中补充有益于作物生长的微生物菌、酵素菌沤制堆肥和微量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灭土壤菌虫、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菌包括放线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灭土壤菌虫、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硒、锰、镁和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灭土壤菌虫、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酵素菌沤制堆肥由按重量比1-1.5份的骨粉、1-2份的香油渣、1.5-2.5份的碎秸秆或坚果壳粉、1-1.5份的贝壳粉或鱼骨粉、3.5-4.5份的农家肥与0.2-0.5份的酵素菌均匀混合发酵腐熟。
5.一种杀灭菌虫的专用设备,其包括前端通过牵引杆(5)与牵引车连接且底部敞口的箱体(1),其特征是箱体(1)前部设有自后往前倾斜下伸且后部固装在箱体内壁上的铲土板(2),箱体(1)前壁上对应铲土板(2)的上方设有进土口(10),铲土板(2)后部上方设有转动连接在箱体(1)侧壁上且可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传动轴(3),传动轴(3)上环布有扬土叶片(6),箱体(1)的中部为灭菌杀虫区(4),箱体(1)内中下部设有端部固装在箱体侧壁上且位于灭菌杀虫区(4)内的第一倾斜板(7),第一倾斜板(7)自前往后倾斜下伸,箱体(1)顶部上装有输气管道(11),箱体(1)上装有位于灭菌杀虫区(4)上方且由输气管道(11)供气的喷火灶头(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菌虫的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灭菌杀虫区(4)上方的前部、中部、后部分别设有喷火灶头(9),所述第一倾斜板(7)位于灭菌杀虫区(4)的中后部,箱体(1)内还装有自前往后倾斜上伸的第二倾斜板(8),第二倾斜板(8)位于灭菌杀虫区(4)的中前部,第一倾斜板(7)的顶部低于第二倾斜板(8)的顶部,第一倾斜板(7)与第二倾斜板(8)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搭接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灭菌虫的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灭菌杀虫区(4)上方的前部设有位于箱体(1)顶壁的横向两侧的两套喷火灶头(9)、中部设有对称设置在箱体(1)顶壁的横向两侧的四套喷火灶头(9)、后部设有对称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的两套喷火灶头(9),所述输气管道(11)位于箱体顶部的中间位置且通过横向伸出的支管路(12)为喷火灶头(9)供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菌虫的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上设有与喷火灶头(9)对应设置的通气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杀灭菌虫的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的后端面铰装有平土板(14);所述箱体(1)的两侧壁底部之间装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上装有下伸的松土耙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丹妮,未经王丹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96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