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变速箱调温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0522.8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裘浩明;尹斌;章剑敏;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N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调温 | ||
1.一种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包括设有空腔(105)的阀体(102)和配 合安装在空腔(105)内的热动力元件,所述阀体(102)还包括分别与所述 空腔(105)连通的两个通孔:第一孔(104)和第二孔(107),所述第二孔 (107)和第一孔(104)的第一端分别与外部流体冷却装置的进、出口连通, 所述第二孔(107)和第一孔(104)的第二端分别为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孔(107)通过连通孔 (106)连通,所述热动力元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空腔(105)内,所述热动力 元件上套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热动力元件压紧抵接, 其另一端通过连通孔(106)与所述第二孔(107)的孔壁压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 孔(106)的内径为A,所述第二孔(107)的内径为B,所述连通孔(106) 与所述第二孔(107)的内径比例取值范围为:1.375≤A/B≤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热动力元件上套设有垫片(207),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垫片(207) 两侧且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部件(203)和第二弹性部件(206);所述 垫片(207)位于所述空腔(105)内且其外径大于所述连通孔(106)的内 径,所述热动力元件受热膨胀时,所述垫片(207)的最大移动距离为C, 所述热动力元件不受任何限制受热膨胀时的长度变化值大于C。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动力元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套筒(204)和滑动安装在套筒(204)内且 一端伸出套筒(204)外的顶杆(205),所述顶杆(205)固定安装,所述套 筒(204)内壁和顶杆(205)之间设有热敏元件(202),所述套筒(204) 外套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 (204)的开口端外径大于其本体外径,所述套筒(204)本体端部外套设有 垫片(207),所述垫片(207)的外径大于所述连通孔(106)的内径;
所述垫片(207)的两侧的套筒(204)本体上分别套设有处于压缩状态 的第一弹性部件(203)和第二弹性部件(206),所述垫片(207)的内径小 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206)的第一端的外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203)的 内径大于所述套筒(204)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筒(204)的开口端的外 径;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206)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204)本体的 端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20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孔(107)的孔壁压紧 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 (205)位于套筒(204)内的一端位于弹性元件(201)内,所述弹性元件 (201)的一端位于套筒(204)本体内侧,所述热敏元件(202)位于弹性 元件(201)和套筒(204)本体内壁之间,所述弹性元件(201)的另一端 位于套筒(204)开口端内侧并封住套筒(204)开口端且处于压缩状态,所 述热动力元件还包括卡接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204)开口端的压盖,所述 压盖压紧所述弹性元件(2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弹性部件(203)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206)均为弹簧,所述热敏元件(202) 为热敏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 (105)的另一端开口,其开口端设有密封固定安装的密封塞(101),所述 热动力元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塞(101)上,固定安装的方式包括:注塑、 铆压、挤压。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105)的另一端开口,其开口端设有密封固定安装的密封塞(101), 所述顶杆(205)与所述密封塞(101)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变速箱调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105)的另一端开口,其开口端设有密封固定安装的密封塞(101), 所述密封塞(101)为注塑件,所述顶杆(205)的一端嵌入固定安装在所述 密封塞(10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05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填充调节静刚度和辅助气室减冲的复合空气弹簧
- 下一篇:一体式注塑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