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模型测压点对应关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0673.3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强;谢艳;李平;易凡;蒋鸿;薛江平;王春;王瑞波;唐亮;孙宁;陈宏涛;钟世东;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风洞试验 模型 测压点 对应 关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风洞测压试验过程中确定模型表面测压点与测压设备连接对应关系的方法。
技术背景
测压试验是风洞试验中基本的试验方法之一,目的是为飞行器结构强度计算分析、流动特性分析和气动设计提供依据,是研究飞行器气动特性、获得气动载荷的重要手段。目前,风洞测压试验主要采用在模型表面布设测压孔的方法,通过测压孔和测压管路把模型表面压力传送到压力传感器来测量。在采用电子压力扫描阀系统或压力传感器等多点测压设备进行测压试验时,通常希望在测压模型上尽可能多的布置测压点,以便获得模型表面更详细的压力分布。如在一米量级风洞中全尺寸模型的测压点通常设计为700点,两米量级风洞中全尺寸模型的测压点通常超过1000点。模型上成百上千的测压点需要通过测压管与电子压力扫描阀系统或压力传感器的测量通道一一对应,才能快速准确的获得模型不同特征剖面上的压力分布,为气动研究提供正确依据。
目前,为了保证模型表面测压点与测压设备测点编号的一一对应,传统的方法是:
在模型设计时,设计并编制模型测压点的记录号、部件名称及编号、剖面名称及编号、坐标等(简称:模型测点编号);
在模型加工时,对测压孔引出钢管进行编号(简称:钢管号),并形成模型测点编号与钢管号的对应关系(如:模型测点编号←→钢管号);
对测压设备的测量通道编号(使用电子压力扫描阀系统时由模块号和管嘴号组合确定,使用压力传感器时称传感器号,简称:测量通道号);
对连接测压孔引出钢管和测压设备之间的测压软管编号(简称:软管号);
当测压软管连接测压孔引出钢管时,人工记录钢管号与软管号的连接关系(如:钢管号←→软管号);
当测压软管连接测压设备时,人工记录软管号与测压设备的连接关系(如:软管号←→测量通道号);
将记录的模型测点编号←→钢管号、钢管号←→软管号、软管号←→测量通道号分别输入计算机,整理形成最终的模型测点编号←→测量通道号的对应关系表;
检查验证模型测点编号←→测量通道号的对应关系表,从模型m剖面、n点号加压,通过采集处理系统采集数据,验证对应关系表是否正确。
这种传统确定测压点对应关系的方法,其缺点是必须依靠多种编号的对应组合来定位测点位置,繁琐、费时;需要多次人工记录对应关系并输入计算机,费时、易错;在单调、繁琐的长时间工作中,出错概率高。随着测压点数的增多,这一方法将会导致时间资源、人力资源需求的急剧增长,诱发因人员替换、手写识别、人工统计等因素造成的测点对应关系错误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风洞测压试验过程费时费力且操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快速准确确定测压点与测压设备测量通道对应关系的方法,本方法定位准确全面,且智能化水平高,整个操作自动完成,省时省力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模型测压点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用测压管路将模型上的测压点与测压设备的测量通道一一连接;
b、将模型测压点编号记录到采集处理系统内;
c、加压系统用于对测压模型上的各测压点逐点进行加压;
d、测压设备与采集处理系统连接,测压设备检测测压点的压力,并将各测量通道测得的数据传输给采集处理系统,其中采集处理系统控制测压设备运行并采集接收测压设备测量通道的数据;
e、当加压系统对其中一个测压点加压时,采集处理系统控制测压设备运行,对测压模型上的各测压点压力进行检测,采集处理系统扫描各测量通道的数据,检测到最接近加压系统输出压力的测量通道,并将此测量通道的信息与施加了压力的测压点的信息在采集处理系统中对应记录;
f、加压系统继续对其余的测压点逐个进行加压,并重复上述步骤e,将最接近加压系统输出压力的测量通道的信息与施加了压力的测压点的信息在采集处理系统中对应记录,直到所有的测压点与测量通道一一对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测压系统对测压点施加的是恒定压力。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采集处理系统中设置有一个测点配置表,在步骤b中,将模型测压点编号记录在测点配置表中,然后在步骤e中,将最接近加压系统输出压力的测量通道的信息记录到测点配置表中的该测压点的对应位置,再经过步骤f,将各测压点的信息与测量通道的信息一一对应设置在测点配置表中。
从上述本发明的各项技术特征可以看出,其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0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煤机截煤可视化装置
- 下一篇:用于动态称重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