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蓝光磷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1472.5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俊;殷正凯;赵伟明;吴志达;颜培坚;苏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彩显有机发光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有机发光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D403/1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8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磷光 极性 主体 材料 | ||
1.一种可用于蓝光磷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为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咔唑和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吡啶单元构成,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R1为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R2为苯环、2-吡啶、3-吡啶、4-吡啶、嘧啶或吡嗪,R2和咔唑链接位置为2,7位或3,6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蓝光磷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1为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蓝光磷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1为吡啶,则R2为下列结构式的基团之一:
4.一种可用于蓝光磷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料,其特征在于,为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咔唑和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吡啶单元构成,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
R2为
5.一种可用于蓝光磷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2,6-二-9-(咔唑)-吡啶的制备:将咔唑、2,6-二溴苯、碘化亚铜粉、碳酸钾和1,3-二甲基-3,4,5,6-四氢-2-嘧啶酮按摩尔比为1∶1~2∶3~4∶3~4∶30~33混合均匀,氮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加热至170-175℃,反应24小时;而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二氯甲烷稀释后过滤;所得滤液与水混合后静置,分层为水相和滤液相,分离水相和滤液相;所得水相与三氯甲烷混合后静置,分层为水相和三氯甲烷相,分离水相和三氯甲烷相;将所得滤液相和三氯甲烷相合并后,在与水混合后静止分层为水相和有机相,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所得有机相即为萃取产物,将萃取产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有机溶剂,得到2,6-二(9-咔唑)-吡啶的制备粗产物;2,6-二(9-咔唑)-吡啶的制备粗产物以无水乙醇重结晶纯化,得到2,6-二(9-咔唑)-吡啶;
(2)中间产物的制备:将得到的2,6-二(9-咔唑)-吡啶与二甲基甲酰胺按摩尔比为1∶30~33混合,得到溶液一;并将摩尔量为2,6-二(9-咔唑)-吡啶5~6倍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溶解于等体积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溶液二;将溶液二缓慢滴加入溶液一中,室温下搅拌12h,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倒入冰水中,搅拌过滤,所得滤饼用水、乙醇、水依次洗涤,而后真空干燥,得中间产物;
(3)终产物的制备:将上述得到的中间产物、吡啶硼酸或吡啶硼酸酯、四三苯基膦钯、甲苯、乙醇和浓度为2M碳酸钾溶液按摩尔比为1∶5~6∶0.1~0.2∶30~33∶15~20∶15~20混合均匀;氮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加热至80-85℃,反应24h,而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反应溶液分为水相和有机相,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水相用三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三氯甲烷相,而后再用盐水萃取,得到较纯净的三氯甲烷相;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较纯净的三氯甲烷相,过滤并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终产物粗品;并过柱纯化,得到终产物。
6.一种可用于蓝光磷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在蓝光磷光OLED器件的应用,该磷光主体材料由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咔唑和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吡啶单元构成,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R1为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R2为苯环、2-吡啶、3-吡啶、4-吡啶、嘧啶或吡嗪,R2和咔唑链接位置为2,7位或3,6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彩显有机发光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有机发光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东莞彩显有机发光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有机发光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1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实验室用实验桌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