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1549.9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翟俊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小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雾化 连续 染色 系统 专用 喷雾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自身避免凝结水产生的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及制作方法,属染色系统零部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与本申请人同日申请的“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中的喷雾管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现无水房系带压带温环境,喷雾管所喷出的液务不可避免地在喷雾下部形成凝结水滴,因此必须安装接液槽,并且为了避免接液槽外壁形成的液滴能顺着外壁流动,故将接液槽倾斜设置,目的使在接液槽外面底部形成的液滴能够顺着倾斜槽壁流入导流槽。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接液槽的面受其光洁度的影响,在其上形成的液滴往往不会顺着槽壁流动,或在流动中坠落在下方的喷雾管壁上,液滴摔破,液水四处飞溅,直接影响布的染色效果。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自身避免凝结水产生,又能够避免所接液滴破损飞溅的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及制作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喷雾管管面电发热面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由于料液雾在染色布料时,受温度、压力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在喷雾管的下方形成凝结料液,该凝结料液一旦掉倒被染色的布面上,造成染色不均匀,染色失败。本申请将喷雾管设计导电发热壁,工作时,其导电发热壁所产生的热量使其周围的雾气化,无法在喷雾管壁形成液滴,确保布的染色效果。2、喷雾口壁四周为隔热保温壁 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它能够确保料液在喷雾口不会产生气化现象,不会形成液料中的染料干燥积粉现象,确保了料液雾化染色的效果不受影响。3、导电发热管与内管之间隔热保温层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该隔热保温层既能确保已配好的料液浓度在喷雾染色中自始至终不改变,从而达到所染布色的一致性;二是该隔热保温层能将导电发热管产生的热量进行反射,提高了导电发热管面的热效率;三是起到了固接导电发热管与内管的目的。
技术方案1:一种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喷雾管开有多个喷雾口且呈一字形排列,喷雾管管壁由内管、隔热保温壁和导电发热管套接构成,隔热保温壁位于内管外壁和导电发热管内壁间且将内管外壁和导电发热管内壁连为一体。
技术方案2:一种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制作方法,将内管、导电发热管竖立定位在管模定位板上,导电发热管套在内管上且内管外壁与导电发热管外壁之间呈间距配合,然后将隔热保温材料注入由内管外壁与导电发热管外壁构成的环腔内,凝固或发泡后即构成隔热保温壁。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开创了喷雾管自身消除凝结水滴的先例,确保被染布效果的一致性;二是喷雾口隔热保温层的设置,使料液完全不受导电发热管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染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喷雾口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外观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喷雾管开有多个喷雾口1且呈一字形排列,喷雾管管壁由内管5、隔热保温壁4和导电发热管2套接构成,隔热保温壁4位于内管5外壁和导电发热管2内壁间且将内管5外壁和导电发热管2内壁连为一体。所述喷雾口1壁四周为隔热保温壁4。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零排放雾化连续染色系统专用喷雾管制作方法,将内管5、导电发热管2竖立定位在管模定位板上,导电发热管2套在内管5上且内管5外壁与导电发热管2外壁之间呈间距配合,然后将隔热保温材料注入由内管5外壁与导电发热管2外壁构成的环腔内,凝固或发泡后即构成隔热保温壁4,发隔热发泡材料及发泡方法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小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小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1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增压泵且稳压的燃气灶
- 下一篇:信号发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