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触发紧急呼叫的方法和系统及其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1689.6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2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22 | 分类号: | H04W4/2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艳娇;王兆赓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触发 紧急 呼叫 方法 系统 及其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触发紧急呼叫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具有自动触发紧急呼叫功能的移动终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语音、动作和环境(图像)的综合分析结果来自动触发紧急呼叫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今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但是各种冲突依然不断,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对他人进行财产或生命威胁。在遭遇不法分子的威胁甚至是残害的情况下,用户第一反应就是紧急呼救。在附近没有人的情况下,就只能采用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功能进行呼救。此外,火灾、车祸撞击等危险情形越来越普遍。在这些情况下,用户往往没有机会直接操作手机或者进行语音呼叫,甚至自身暂时休克亟待求救。
目前,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已经非常普及,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及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成熟和大规模商用化,可以使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同时传输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此外,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以语音识别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交互方式的日益成熟,可以帮助改进紧急呼叫的用户体验和性能。
现有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功能的触发一般都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操作,有个别基于特殊的传感器(例如,生命体征传感器)来实现自动触发。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用户手动操作或者特定传感器来实现紧急呼叫的触发,一方面由于在特定情况下(例如,不法分子不会让用户接触移动终端,更不会允许用户进行语音呼叫),用户无法进行手动操作;另一方面,使用特殊传感器会增加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往往是在用户已经发生财产甚至于生命的损害后才会触发,最好的呼叫时机已经错过。此外,目前紧急呼叫功能一般还是以传统语音为主,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用户以及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语音、动作和图像分析,实现紧急情况的自动判断和紧急呼叫的自动完成的自动触发紧急呼叫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具有该自动触发紧急呼叫功能的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触发紧急呼叫方法,包括:设置紧急呼叫功能;自动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紧急呼叫的等级或紧急情况的类型;根据确定的紧急呼叫的等级或紧急情况的类型,进行相应的紧急呼叫处理。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自动对环境进行分析。
设置紧急呼叫功能的步骤可包括:预先设置紧急呼叫的等级和紧急情况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规则;预先记录用户的语音命令、动作命令、面部特征、危险语音内容关键词、危险动作因素或危险环境图像;将所述语音命令、动作命令、面部特征、危险语音内容关键词、危险动作因素阈值或危险环境图像与紧急呼叫的等级或紧急情况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规则相关联。
自动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的步骤可包括:检测是否包含预先记录的语音命令;如果包含记录的语音命令,则立即根据预设的紧急呼叫的等级或紧急情况的类型,进行相应的紧急呼叫处理;如果不包含记录的语音命令,则检测是否包含危险语音内容;如果包含危险语音内容,则进行环境分析。
自动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的步骤还可包括:检测是否包含预先记录的动作命令;如果包含记录的动作命令,则立即根据预设的紧急呼叫的等级或紧急情况的类型,进行相应的紧急呼叫处理;如果不包含记录的动作命令,则检测是否包含危险动作内容;如果包含危险动作内容,则进行环境分析。
进行环境分析的步骤可包括:对环境的图像进行分析,检测是否存在危险动作或情况。
自动确定紧急呼叫的等级或紧急情况的类型的步骤可包括:采取加权算法对语音、动作或环境进行分析,根据综合的分析结果,确定紧急呼叫的等级或紧急情况的类型。
紧急呼叫的等级包括:轻微、中等和严重中的至少一个。
紧急情况的类型包括:一般冲突、抢劫、火灾、车祸中的至少一个。
紧急呼叫处理包括:语音呼叫、发送短消息和发送邮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紧急呼叫处理的同时,记录紧急情况下的语音、动作或环境的信息,或将紧急情况下的语音、动作或环境的信息发送到预设的目的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1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润湿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