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轨道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1839.3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卢忠淳;郭玉顺;邵石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G01B11/27;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轨道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行车轨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一,记录行车轨道一(1)和行车轨道二(2)之间的原始跨度、行车轨道一(1)和行车轨道二(2)的原始长度;
步骤二,将角隅棱镜安装在轨道检测小车上;
步骤三,将轨道检测小车放置在行车轨道一(1)上;
步骤四,将全站仪放置在行车轨道二(2)顶面中心线上,并以全站仪测头(3)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局部坐标系;
步骤五,将轨道检测小车移动至Pi点,其中i=6~10,并假定其局部三维坐标为(xi,yi,zi),通过全站仪测量出Pi距离全站仪测头的距离Si,垂直转角αi,水平转角βi,并通过采用如下计算公式yi=Si·sinαi,确定出Pi具体的局部三维坐标(xi,yi,zi)的数据;
步骤六,保持全站仪位置不动,将轨道检测小车移至行车轨道二(2)上,并移至Pj点,其中j=6~10,假定其三维坐标为(xj,yj,zj),测量出Pj距离全站仪测头的距离Sj,垂直转角αj,水平转角βj,通过采用如下计算公式yj=Sj·sinαj,确定Pj局部三维坐标(xj,yj,zj);
步骤七,将步骤五和步骤六确定的Pi局部三维坐标(xi,yi,zi),Pj局部三维坐标(xj,yj,zj)转化成整体坐标系,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数据;
步骤八,分析数据与GB10183-2005《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标准进行对比,误差超出规范所述范围,调整行车轨道,重复上述步骤三至步骤七,直至误差落在标准所述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轨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轨道检测小车的侧轮位置根据被测行车轨道的宽度调节,使其夹紧行车轨道并且使角隅棱镜位于行车轨道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轨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分析数据指单根轨道的平行度、直线度以及两根行车轨道之间的跨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18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