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村镇污水自然生态处理人工强化脱氮除磷、去除持久性有机物新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2048.2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郑蕾;丁爱中;豆俊峰;张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村镇 污水 自然生态 处理 人工 强化 去除 持久性 有机物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保护领域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高效村镇污水自然生态处理人工强化脱氮除磷、去除持久性有机物新技术。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一直是村镇发展的薄弱环节,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在普查的19391个镇中,只有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而其他大多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和大城市相比,村镇环保意识差、经济实力小,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而且水资源和其它资源有限,水环境容量小,水环境承载能力较小,当大量的废水夹带着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难降解污染物等排入小城镇水体,造成水污染严重,威胁到该地区水环境健康。受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局限,村镇污水处理对技术要求较高。众多水质净化技术中,沼气池和人工湿地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生态友好的特点,适于村镇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作为村镇住宅和公厕的配套设施,在我国发展较快,这种简易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其投资分散、不耗能源、运行费用低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主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应用中存在技术问题,包括处理负荷低,出水不稳定、运行效果易受季节气候影响,出水水质尚难达标,N、P去除效果差等几个方面。
人工湿地技术是另一项受关注的自然生态污水处理技术,这项技术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自然湿地类似的地面,利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原理即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水净化。人工湿地无二次污染,勿需沉淀,勿需污泥回流和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只需要周期性运行和操作,而勿需连续现场劳作,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廉;生态环境良好,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生态友好,易平衡,抗冲击负荷,但存在占地面积大、易堵塞、除氮磷效果不稳定等缺点。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中国乡镇建设发展很快,面对村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趋势,研发高效村镇污水自然生态处理人工强化脱氮除磷、去除持久性有机物新技术将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村镇污水技术去除效果较低、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技术串联工艺,该工艺不仅能有效去除氮磷、去除持久性有机物,而且成本较低,生态友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沼气污水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串联并在其后辅以高效菌藻塘,组合处理污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污水沼气池降解污水中颗粒态污染物,大大缓解人工湿地堵塞问题;利用人工湿地和高效菌藻塘作为后续处理,大大改善出水水质并达成长效稳定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组合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污水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和高效菌藻塘通过布水区串联。
适用地区:冬季地下水温保持在5℃以上地区。
沼气池设计:池型可为矩形或圆形;池容设计:每20~30户居民适用的沼气池总容积为40~50m3;每50~60户居民适用的建池总容积为80~90m3;每100~120户居民适用的建池总容积为160~180m3。具体长宽高可根据场地情况调整。
人工湿地设计
水生高等植物具体种类可根据当地适宜植物种植。
高效菌藻塘设计:矩形或椭圆形,长宽比>3∶1;塘深0.3~0.5m;进水端设垂直于塘内廊道的连续搅拌装置,搅拌强度以达到混合进水为宜;停留时间4-10天;塘内分若干狭长廊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钻模
- 下一篇:室内无噪音、防尘净化空气流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