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2757.0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军;鲍静静;熊桂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湿法 烟气 脱硫 促进 pm sub 2.5 脱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煤烟气经除尘器脱除粒径≥2.5微米的粗粉尘后,从下塔段的烟气进口进入板式塔内,与中塔段底部塔板上的脱硫液接触后,注入常压饱和蒸汽同时调节塔进口气液温差,以使烟气在中塔段的塔板间及在与塔板上的脱硫液接触过程中达到过饱和状态,过饱和水汽以PM2.5为凝结核发生核化凝结,并同时产生扩散泳和热泳作用,使PM2.5粒度增大、质量增加,然后由后续塔板上的脱硫液捕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在板式塔中塔段的上部塔节加入,蒸汽添加量以满足烟气过饱和度达到1.10~1.50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在板式塔中塔段的底部塔节加入,蒸汽添加量以使烟气达到饱和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同时在中塔段底部塔节和上部塔节加入,底部塔节蒸汽添加量以使烟气达到饱和为止,上部塔节蒸汽添加量以使烟气过饱和度达到1.10~1.25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段底部塔节所在塔板上的中低温脱硫液温度比进入塔板的饱和烟气的温度低2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煤烟气在所述板式塔中的空塔气速为1.0~3.5m/s,烟气在塔节单元的停留时间大于水汽在PM2.5表面核化凝结长大所需时间;蒸汽注入处烟气温度≤70℃、相对湿度≥50%;塔进口烟气温度100~150℃,塔进口脱硫液温度30~50℃,比进口烟温低5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指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海水法、钠碱法、氧化镁法、氨法中的任意一种。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由除尘器、板式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与板式塔的烟气进口连接;所述板式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塔段、中塔段和下塔段,所述的上塔段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脱硫液喷淋管、除雾器及净化烟气出口;中塔段由下到上又分为底部塔节和上部塔节,在中塔段还设有蒸汽喷嘴;下塔段设有脱硫液排放口和烟气进口,脱硫液排放口经循环泵与脱硫液喷淋管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段的底部塔节和上部塔节各至少包含一个塔节单元,每一塔节单元由2块塔板构成,塔节单元高度≥600mm,蒸汽喷嘴设于塔节单元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塔湿法烟气脱硫中促进PM2.5脱除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塔为旋流板塔或筛板塔;塔内至少装有3块塔板;所述塔板设有降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7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