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处理设备及其气体喷淋头冷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2861.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姜勇;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处理 设备 及其 气体 喷淋 冷却 | ||
1.一种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22);
侧壁(20),所述侧壁(20)与所述底板(22)连接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第一空间内的底板(22)上设有若干冷却液分隔装置(30),相邻的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之间形成冷却液通道(31),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上设有垂直于底板(22)并适于使气体通过的通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包括基体(21)与盖板(11),所述基体(21)包括底板(22)、侧壁(20),所述盖板(11)包括盖板上表面(12)、盖板下表面(13),所述盖板(11)适于与所述基体(21)相配合以密封所述第一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表面(12)或所述侧壁(20)上设有适于通向所述第一空间的冷却液进口(15)、冷却液出口(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上设有数量与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相等并贯穿所述盖板上表面(12)、盖板下表面(13)的槽(17),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嵌套安装在所述槽(17)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另包括与所述底板(22)相交设置的第一挡水板(24)、第二挡水板(25),所述第一挡水板(24)、第二挡水板(25)的高度延伸至所述盖板下表面(13),所述第一挡水板(24)、第二挡水板(25)将所述第一空间分为第一边缘冷却区(28)、第二边缘冷却区(29)及位于中央的第二空间,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分布在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第二空间相对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边缘冷却区(28)相连通的冷却液总入口(26)、与第二边缘冷却区(29)相连通的冷却液总出口(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至少包括一段分隔单元,沿冷却液通道(31)方向的相邻两段所述分隔单元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沿所述冷却液进口(15)、冷却液出口(16)排列方向分布在所述底板(22)上;从中间的所述冷却液通道(31)到两边的所述冷却液通道(31),所述冷却液通道(31)的宽度依次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0)与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的端部之间存在适于使冷却液通过的缝隙,所述缝隙的大小使通过每条冷却液通道(31)的冷却液流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沿所述冷却液总入口(26)、冷却液总出口(27)排列方向分布在所述底板(22)上,从中间的所述冷却液通道(31)到两边的所述冷却液通道(31),所述冷却液通道(31)的宽度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挡水板(24)、第二挡水板(25)与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的端部之间存在适于使冷却液通过的缝隙,所述缝隙的大小使通过每条冷却液通道(31)的冷却液流量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从中间的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到两边的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所述冷却液分隔装置(30)的长度依次减小,所述冷却液进口(15)、冷却液出口(16)或所述冷却液总入口(26)、冷却液总出口(27)设在最长的冷却液分隔装置(30)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15)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冷却区(28)的远离所述冷却液总入口(26)的一端,所述冷却液出口(16)位于所述第二边缘冷却区(29)的远离所述冷却液总出口(27)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喷淋头冷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0)包括位于所述侧壁(20)内表面的且沿所述侧壁(20)厚度方向延伸的台阶结构(201),所述台阶结构(201)的高度延伸至所述盖板下表面(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8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
- 下一篇:膜卷放卷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