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织机及其提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3042.7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兴;杨浩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D03C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汤志和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织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圆织机,包括:盘形推梭器(1)、固定于该盘形推梭器(1)中心轴线上的旋转主轴(2)、设于盘形推梭器(1)外侧且内外相邻设置的两组提经杆(3)、位于旋转主轴(2)上并与一驱动电机传动配合以驱动盘形推梭器(1)转动的大齿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经控制装置;
该提经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盘形推梭器(1)下方的提经驱动机构(5)、设于所述旋转主轴(2)底部的用于检测所述盘形推梭器(1)上的梭子(6)的角度信息的圆光栅编码器(7);
所述提经驱动机构(5)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两组提经杆(3)分别做提经和降经运动的第一、第二提经驱动装置(5-1、5-2),第一、第二提经驱动装置(5-1、5-2)结构相同,第一提经驱动装置(5-1)包括:用于垂直相间固定一组提经杆(3)的提经杆架(8)和与该提经杆架(8)相连的直线位移驱动器(9),该直线位移驱动器(9)适于根据所述梭子(6)的角度信息而驱动所述提经杆架(8)上的所述提经杆(3)作提经或降经运动并实施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光栅编码器(7)和直线位移驱动器(9)与一控制器,所述圆光栅编码器(7)与盘形推梭器(1)水平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经杆架(8)上设有5-10根提经杆(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经杆架(8)上的各提经杆(3)呈圆弧形分布,该圆弧的直径与盘形推梭器(1)的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提经杆(3)构成一对提经杆组,盘形推梭器(1)的外周均匀分布有多对提经杆组。
6.一种圆织机的提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控制盘形推梭器(1)水平转动,位于盘形推梭器(1)上的梭子(6)跟随转动;
②、设于所述盘形推梭器(1)的旋转主轴(2)底部的圆光栅编码器(7)跟随盘形推梭器(1)转动,控制器通过该圆光栅编码器(7)实时检测所述梭子(6)的角度信息;
③、当测得梭子(6)转动到所述盘形推梭器(1)一侧的两组提经杆(3)形成梭口的角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直线驱动器(5-1、5-2)分别驱动第一、第二提经杆架(8-1、8-2)上的提经杆(3)作提经和降经运动,以形成梭口,盘形推梭器(1)带动梭子(6)从所述梭口中经过,梭子(6)上的纬线与所述提经杆(3)顶部的经线产生交织;
④、当测得梭子(6)再次回转至所述梭口的角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直线驱动器(5-1、5-2)分别驱动第一、第二提经杆架(8-1、8-2)上的提经杆(3)作降和提经运动,以再次形成一梭口,并使梭子(6)再次通过梭口,以使纬线与经线再次产生交织;
⑤、重复上述步骤③-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未经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0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