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电阻料带插针移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3209.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曾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慧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H01C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电阻 料带插针 移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电阻料带插针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当插针插入热敏电阻料带工艺孔中,前一条热敏电阻料带推动后一条热敏电阻料带移动后,热敏电阻料带推动下一个导致无法继续移动移动,因料带的厚度比较薄和上下盖板的有间隙,两条热敏电阻料带会重叠在一起,最终导致料带卡住,导致无法继续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敏电阻料带插针移动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热敏电阻料带插针移动机构,在插针移动机构的下端通过滚轮悬挂有插针固定板,所述插针固定板的两尾端处各固定有相等间隔的第一插针,在所述插针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热敏电阻料带,热敏电阻料带为分段式,所述各段热敏电阻料带上都开有多个工艺孔,所述各工艺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间隔第一插针之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固定板的一尾端上固定有第二插针,所述第二插针和第一插针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插针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插针位于前一热敏电阻料带的末端和后一热敏电阻料带首端相分隔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二插针使其能克服两条热敏电阻料带在移动过程中的重叠、卡料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热敏电阻料带插针移动机构,在插针移动机构1的下端通过滚轮悬挂有插针固定板2,插针固定板2的两尾端处各固定有相等间隔的第一插针3,在插针固定板2的下端设置有热敏电阻料带5,热敏电阻料带5为分段式,各段热敏电阻料带5上都开有多个工艺孔6,各工艺孔6之间的距离与相间隔第一插针3之间的距离相等,插针固定板2的一尾端上固定有第二插针4,第二插针4和第一插针3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插针3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二插针4位于前一热敏电阻料带5的末端和后一热敏电阻料带5首端相分隔之间。
具体应用时,插针移动机构1控制启动后,插针固定板2向下运动,使第一插针3插入工艺孔6中,而第二插针4插在前后两条热敏电阻料带5之间,完成插入后,插针移动机构1开始水平移动,带动插针固定板2跟着水平移动,而热敏电阻料带5在第一插针3的带动下跟着水平移动另一热敏电阻料带5末端相靠近,而第二插针4插在前后两条热敏电阻料带5之间分隔开两条热敏电阻料带5,使其两者不在接触,从而不会产生重叠现象,导致无法继续移动。
综上所述,通过在插针固定板的尾端安装第二插针实现两条热敏电阻料带不相接触,致使不会产生重叠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慧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慧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外延系统的基座
- 下一篇:影像调整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