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定子铁芯结构及定子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83293.5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3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刘宝廷;赖钜文;王勇;朱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子 结构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定子,尤其涉及电机定子铁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电机中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整体式定子铁芯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圆形轭部1及从轭部1向内延伸的多个齿部3,定子绕组(图未示)缠绕于齿部3上。该结构中,由于轭部1和齿部3一体成形,轭部1和齿部3之间的材料不能被利用,所以材料利用率低。并且,受限于该整体式结构,电机的绕线非常不便和耗时,且绕组的槽满率较低。
为克服上述定子铁芯结构的缺点,业界已在开始研究采用带状芯片结构。美国专利第6919665号背景技术中揭示一种带状芯片结构,该结构中,相邻轭部之间形成有V形槽,通过以闭合V形槽的方向弯曲带状芯片,可将带状芯片形成环形结构。该设计具有节约材料、易绕线、槽满率高等优点。然而,当弯曲结束后撤去所施加的外力时,相邻轭部之间会自然地产生反弹力,使V形槽的两弧形凹凸配合部产生周向相对运动,甚至导致松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定子铁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由若干带状芯片层叠而成的叠片结构,所述叠片结构包括沿带状芯片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轭部及自轭部延伸的多个齿部;每一轭部通过可弯曲的连接部与相邻的轭部连接,每两相邻轭部具有两相对的端面,其中之一端面形成有凸出部,其中之另一端面形成有相应的凹陷部;其中,弯曲所述连接部后所述叠片结构的每一轭部的凸出部紧配地收容于相邻轭部的凹陷部从而形成有自锁功能的凹凸定位结构以限制相邻轭部的周向相对运动。
较佳的,所述齿部自轭部一端延伸。
较佳的,所述凹陷部形成于延伸有齿部的轭部一端的端面。
较佳的,未弯曲状态下所述齿部相对于带状芯片的长度方向倾斜。
较佳的,所述凹凸定位结构为周向最大尺寸大于径向最大尺寸的条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定子铁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连的叠片结构。
较佳的,所述凸出部过盈配合地嵌入所述凹陷部。
较佳的,所述若干带状芯片错位层叠使所述凸出部的最大径向尺寸略大于凹陷部的最大径向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
将线圈缠绕于导线架上,并层叠若干带状芯片以形成叠片结构,所述叠片结构包括沿带状芯片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轭部及自轭部延伸的多个齿部;每一轭部通过可弯曲的连接部与相邻的轭部连接,每两相邻轭部具有两相对的端面,其中之一端面形成有凸出部,其中之另一端面形成有相应的凹陷部;
将缠绕有线圈的导线架套置于所述叠片结构的齿部;以及,
弯曲所述叠片结构使每一轭部的凸出部紧配地收容于相邻轭部的凹陷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将至少两个弯曲的叠片结构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没有外力维持时保持部件稳定尺寸,避免由于撤去弯曲叠片结构的外力时产生的反弹力所导致的相邻轭部间的周向相对运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示出传统电机中的整体式定子铁芯结构;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机定子铁芯结构;
图3示出图2的铁芯结构中叠片结构的未弯曲状态;
图4示出图2的铁芯结构中相邻轭部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图3的叠片结构的凸出部的错位状态;
图6示出图3的叠片结构的凹陷部的错位状态;
图7至图9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的形成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弧形LED光源模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环保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