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设备、触控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3590.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邱铭圣;曾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彭晓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模块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卡合件组装的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是为组装后的传统液晶触控模块与传统显示模块的剖面图。图1中,传统液晶显示模块(LCM)110与传统触控模块(Touchpanal module)120在组装的时候,由于提供该传统液晶显示模块110及该传统触控模块120的代理商不同,因此都是通过在该传统液晶显示模块110及该传统触控模块120间加上液态胶性物质130黏贴的方式来组装,但是在该液态胶性物质130尚未固化前,可能会渗透到该传统显示模块120的间隙140,造成该传统显示模块120机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以解决因为液态胶性物质渗透到显示模块的间隙,造成该显示模块机能不佳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显示模块、至少一卡合件以及触控模块。其中显示模块包含一背光模块及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是位于该背光模块之上,该背光模块是提供一光源予该显示面板并且该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孔洞。又,该背光模块具有框架。此外,该卡合件的第一端是穿设于该第一孔洞并且该第一端是设于该背光模块的该框架上;以及触控模块是位于该显示模块之上并且该触控模块包含第一触控基板及第二触控基板,该第二触控基板是位于该第一触控基板之上,其中该第一触控基板是用来侦测使用者操作该第二触控基板的动作,该第二触控基板上具有对应该卡合件的至少一第二孔洞,其中,该卡合件的第二端是穿设该第二孔洞以固定该触控模块及该显示模块。
又,本发明更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显示模块、至少一卡合件以及触控模块。其中,触控模块位于显示模块之上,而卡合件是卡合固定触控模块及显示模块。换句话说,本发明是通过卡合件的方式卡合固定触控模块及显示模块。
另外,本发明更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包含背光模块及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块具有框架,而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孔洞并位于背光模块上。另外,框架可以具有对应第一孔洞的凹槽。或是框架可以具有对应第一孔洞的卡合件。其中,卡合件可以具有弹性凸出部。
又,本发明更提出一种触控模块,包含第一触控基板及第二触控基板。其中第二触控基板位于第一触控基板之上,并具有至少一第二孔洞。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通过该卡合件连接该触控模块及该显示模块,因此不会有液态胶性物质渗透至该显示模块的间隙的问题。
而在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毋需使用液态胶性物质固定该触控模块及该显示模块,因此还可以减少一道固化液态胶性物质的程序,能有效缩减产距时间(take time),且亦不需要额外的液态胶性物质涂布、固化以及回收设备等等,因而可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兹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为组装后的传统触控模块与传统显示模块的剖面图。
图2是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为本发明所述的显示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为本发明所述的显示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传统液晶显示模块;120:传统触控模块;130:液态胶性物质;140:间隙;200:显示模块;210:背光模块;211:螺纹;212:凹槽;213:框架;220:显示面板;230:第一孔洞;300:卡合件;310:螺钉;320:第一端;330:第二端;340:凸出部;400:触控模块;410:第一触控基板;420:第二触控基板;430:第二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是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纺聚酯非织造薄片
- 下一篇:一种终端及其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