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3717.8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华;杨江帆;张丹丹;胡博涛;昌小枚;石玉涛;欧光权;张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4300 福建省南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龙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腌制型食品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福建、广东和台湾是中国乌龙茶的主产区,三产区的产量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98%以上,其中又以福建最为突出。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易存放,口感独特,香型特别。近年来乌龙茶越来越得到了喝茶者的追捧。但是,乌龙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春茶,对于大量的夏秋茶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目前的现状主要是一方面春茶生产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夏秋茶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为了提高茶园效益,本发明申请人利用夏秋茶叶,并在广大的乌龙茶区开发一种具有乌龙风味的腌茶,并且能够满足乌龙茶区饮食习惯。
目前许多地区仍保持一种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专利文献CN 101554218(一种茶鲜叶的腌制方法)的方法是将茶鲜叶经杀青后,添加洋葱、酱油、醋和糖配置的酱液进行腌制发酵,制成一种具有酱菜口感的酱茶,该方法虽然工艺简单,但是产品口味单一,主要强调酱香风味,没有突出茶叶本身的品质特征;专利文献CN 101803645公开了一种泡制型酸茶的加工方法,基本工艺和特点同专利文献CN 101796986,且泡制茶菜口味单一。
现有技术中腌茶一般在雨季进行,而且所用的茶叶一般是不经加工的鲜叶,目前未见相关文献对腌制型乌龙茶茶菜的制作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乌龙茶鲜叶的综合利用,得到良好风味和品质的腌茶产品。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该方法将茶叶原料经采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后进行腌制。
所述茶叶原料的品种包括大红袍、肉桂、水仙和铁观音;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采摘时间为晴天。
所述茶叶原料为夏秋茶叶。
在揉捻工艺中加入各种调味品一起搅拌揉捻,然后腌制成不同风味的腌茶产品。
乌龙茶的杀青方法采用锅炒杀青方式。区别于现有腌菜制作工艺中主要运用的漂烫杀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制作方法制得的腌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综合利用了乌龙茶的茶叶资源;
2. 保留了乌龙茶的独特风味;
3. 产品口味多样,食用方法:a 直接食用;b煸炒,口味可根据个人喜好;c 根据食用需要可做为配料,d 凉拌,可在其拌入黄瓜丝等食用。
4. 腌茶为绿色食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安全,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其方法步骤:
1) 采青:采摘标准:一芽二叶为佳,一芽一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都可。采摘品种:水仙,肉桂,大红袍,等品种;
2) 晒青:鲜叶至于竹筛中于常温下摊晾,可开电扇助茶叶内部水分的蒸发,也可至于太阳下晾晒15 - 30 min即可,(根据温度大小决定)晾晒的过程中注意翻动茶叶使其晾晒均匀(于烈日下晾晒第一次10min分翻动一次,第二次5min翻动一次,第三次3min翻动一次,之后收起茶青),待茶叶中青草味消散,且有50 %的叶片下垂,变的柔软时,即为晾晒完毕;
3) 摇青:将晾好的茶叶平均分摊放入若干个竹筛,进行摇青,摇后静置发酵,第一次摇青为15下,之后静置发酵45分钟,第二次摇30次,后又静置发酵45分钟,再摇,第三次摇45后次静置发酵,摇青次数依次增加,直到5 - 6次,待到茶叶显现出红边明显,三红七绿。温度不用太高。与室温差不多。花果味显高峰期退后,即为摇青结束(茶叶量大可用武夷山乌龙茶生产通用摇青机);
4) 杀青:将茶叶放入杀青锅中高温杀青,待没有青草味,叶子含水量变较低,失水量约为50 %,并且叶子变得透明绿后。即为杀青结束;
5) 揉捻:将杀青好的茶叶与放入洗净的容器(各种瓷盆,不锈钢盆,玻璃容器都可),戴上消毒后的手套后将各种调料和茶叶一起搅拌均匀后使劲揉捻,使各种调料充分入味;
6) 腌制:装罐,压紧实后密封保存。
本发明与相关文献主要技术特征和实施效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特征对比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学院,未经武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条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动态阻抗校正回路的无磁滞电动换能器